“防消联勤”在荆山楚水闪耀——扎实提升基层火灾防控能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0-14 13: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改革转制以来,省消防救援队伍作为火灾防控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和灭火救援实战能力为核心的火灾防控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全省拥有5800多万人口,市场主体834.88万户,但全省在编防火监督员仅有800多名,相当于一名防火监督员要监督1万个市场主体,力量严重不足,而火灾防控专业力量配置,囿于“防”“消”力量割裂的传统模式,存在消防监督人员负责“防”、消防救援站负责“灭”的单一路径,火灾防控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

“只有通过深入推进常态化防消联勤,才能全面提升火灾防控战斗力,以高标准消防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消防救援队伍通过内部挖潜、向外部借力、深度整合资源,推动防消融合,构建“主责共担、主业共建”的防消联勤“湖北模式”,有效促进火灾防控能力提升。

积极推进“防消联勤” 护航高危企业安全生产

10月12日,在某电子有限公司内,仙桃市特勤消防救援站站长郭午阳在带消防员开展“六熟悉”演练。

熟悉演练过程中,消防队员们同步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单位火源电源、气源管理、安全疏散条件、防火分隔、消防设施设备、火灾处置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排查检查,并随机抽查了员工“四个能力”掌握情况。

(仙桃市消防员在和平社区民房火灾现场开展火灾事故“三级讲”警示教育活动)

今年以来,为解决“防”“消”分隔痛点,弥补监督力量不足问题,仙桃消防扎实推进“防消联勤”模式,从基层队站中挑选23名灭火骨干、58名政府专职消防员学习防火监督业务,将防火、灭火工作协同运行。组织消防站在熟悉演练时同步开展消防巡查检查,发现隐患督促指导单位及时整改,并对企业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截至目前,仙桃消防共派出消防监督员、消防员、消防文员180余人次,深入全市检查单位390余家,发现并整改隐患682处,修订重点、高危企业应急预案53份,培训群众3万余人。

首个村级消防站 “防消联勤”快两年

9月30日,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消防站负责人陈远涛身穿防火巡查服,与消防队员一道穿梭在村头巷尾,巡逻检查村里重点区域、景区、矿区的消防设施完好情况,守护国庆节假期安宁。

2022年11月,该县尧治河村消防站建成使用,10名专职消防队员,消防车2辆,实行“正规化运行、24小时值班备勤”,每天进行正规化训练,承担着各类重大活动消防安保和村级“防、灭、宣”一体化工作,补充和延伸乡村消防救援力量。

“我们从建站之初就尝试‘防消联勤’,不是有先见之明,而是当地实际工作推动我们每一名消防员必须能防能消能宣。”陈远涛笑着说,该站抓住村分片区培训活动的时机,选派宣传业务骨干在村里“摆摊设点”,提升全员消防安全素质的同时,更好地让村民了解消防、学习消防。

(襄阳尧治河消防救援站防火班的消防员们走进景区,检查民宿度假区消防安全隐患)

尧治河村村民张志明说:“我学会了使用灭火器,出门‘三清三关’的意识也很强了。”

消防员现场“开讲” 消、防融合提升

“这几具室内消火栓里没有水,水带破损,消防控制室人员操作不熟练,这些都是很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请你们立即整改……”9月24日,在鄂州市鄂城区十字街,古楼消防救援站周松正在开展消防检查和宣传,他是一名战斗在一线6年的消防员。四眼井社区内坐落有庾楼、四眼井、十字街、邬家巷等“古武昌十景”中的四个历史遗址,属于典型的老旧、商居混合型社区。

鄂州支队在古楼消防救援站试点,由周松正等6名消防员组成首个防火班,对辖区沿街商铺、自建房、人员密集场所及单位,开展消防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工作。

“咱们在农村,都是喜欢放很多木材、引火的柴把等放在厨房里,而且还没有人看守,这样是很不安全的,一定要人走火灭或是看守。”王峰接着提醒做好家庭防火“三清三关”。

“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无法避免,我们一定要从火灾事故中吸取教训。”王峰劝说大家务必重视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10月1日以来,该市13场轻微火灾现场宣讲警示教育活动都由消防员组织,普及群众1100余人。

为了提升指战员开展防火检查的能力,荆州市江津消防救援站站长祁星洁带领14名消防员走进沙市区吾悦广场内,开展“防消联勤”工作。他们一边开展监督检查,一边熟悉消防产品现场检查与判定原则。今年以来,荆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开展防消联勤223次,检查单位352家,督改隐患403处。

江津站消防员向背来认为,到重点单位、九小场所等火灾防控主战场、最前沿,推进“防消联勤”,不仅扩充自身专业力量,同时平衡业务能力发展。

如今,黄冈、孝感、随州、恩施等地同样处处闪耀着火焰蓝的身影,“防消联勤”模式在荆楚大地正迸发出勃勃生机!(图片/李逸 刘旭)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