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四届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京举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0-10 15: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28日,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主办的第四届“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南校区召开。本次论坛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乡村人才振兴,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探索乡村人才专业化、技能化、智慧化建设的创新理论和实现路径,打造“乡村人才振兴”交流合作平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龚维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原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存根出席论坛并发言。

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理事长张天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王满传;农业农村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西部开发司巡视员、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戴桂英列席论坛开幕式。

主旨演讲环节,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理事长张天佐,农业农村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黄承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毛学峰先后发言。张天佐分享了“要高度重视农村两类人员的培育”的主题内容,从农村本土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农村本土人才的培养要解决培育谁、怎么培育、如何培育、时效的把握以及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五个纬度的思考与探索。黄承伟做了“以改革思维创新乡村人才振兴路径”的主题分享,从乡村人才振兴的投入、人才的引用育留、创新乡村人才振兴三个路径提出了思考与见解。毛学峰分享了“以人才引育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成果,从学者的角度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进行审视和分析。他认为,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培养数字化人才和治理人才至关重要。通过采用低成本的数字化和平台化战略,可以有效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而促进城乡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主旨对话环节,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副书记郭辉;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筑梦工程专项基金主任江龙亮;贵州省麻江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丁帮薛就“《‘千万工程’的实践与应用》——学用‘千万工程’,推动县域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随后,论坛发布了2024年《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共有46个案例入选。在案例分享环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驻江西省安远县咀下村第一书记王允超;山西阳泉市郊区河底镇固庄村书记张三虎;福建宁德市人才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练为琪;湖南京度供应链管理公司董事长林娟,陕西白水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建信;原乡映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总监路浩伟先后分享交流了在乡村人才发展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见解和实践。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挂职河北省武邑县驻村第一书记李瑞;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韩村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广良;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党委委员高伟等参加交流分享。

在随后的“社会力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圆桌论坛中,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授、中国休闲农业智库专家朱启酒;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延龙;北京大学普惠金融与法律监管研究基地联席主任李大凯;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孙海珍;中关村新型城镇化产业联盟秘书长赵珺莉等分享了在各自领域内,如何促进乡村人才发展和振兴乡村的经验与策略。

闭幕式上,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丁文锋表示,开幕式的领导致辞和讲话为本届论坛把关定向,对基金会将宗旨聚焦到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人才振兴研讨,做了充分的肯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在主旨对话、案例分享和圆桌论坛环节,各位嘉宾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分享,为论坛增添了深度与活力。这些环节不仅促进了理论交流,也激发了行动的灵感。丁文锋表示,未来基金会将进一步加强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广泛合作,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积极探索公益参与模式,为乡村人才事业发展赋能助力,共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