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共筑富梦

科技兴农,共筑富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30 15: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郧西县广袤的田野上,一幅现代农业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耕地机、起垄机、移栽机等各类农机轰鸣,与空中盘旋的飞防植保无人机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农业现代化的梦想。这一切,都离不开湖北关烟叶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与推动。

湖北关烟农合作社,自2014年成立以来,便以烟叶生产综合服务为己任,注册资金达202.3万元,汇聚了230名农民社员的力量,形成了3名管理人员、1处服务中心、12支专业化服务队和93名产业工人的强大团队。合作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38台套,年综合服务产值超过500万元,为农民增收贡献超过2000万元。2023年,合作社更是荣获烟草行业“五好示范社”和十堰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称号,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郧西县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培育“三新”主体,即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村市场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摸清“三新”现状,分类别实施精准培育,不断提升“三新”主体的经营水平,增强联农、带农、促农效果,为农业从业者带来可观的收入。如今,“三新”主体已成为郧西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湖北关烟农合作社的带动下,烟粮经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合作社联合烟区村委会,成立土地、劳动力、资金“三个银行”,推进资源集聚、要素集约、产业融合发展。通过集中流转土地5500亩,组织烟农种植烤烟4990亩,同时套种红薯、大豆和包菜1700亩,轮作药材500亩,发展中华小蜜蜂800箱,林下天麻5000平方米,养殖猪、牛、羊2000余头,合作社社员户均收入可达13万元以上,实现了多元产业的蓬勃发展。

合作社还依托烟农(农机)服务中心,开展烤烟专业化育苗、机械化作业、社会化飞防植保等一系列服务,为全县烟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过召开科技推广技术培训、代购生产物资和烤烟燃料、发放产业发展周转资金等措施,合作社吸纳了烟区农村闲置劳动力200余人,实现农民劳务收入380万元,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在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方面,合作社更是不遗余力。通过实施“1+1+N增收模式”,推进党支部引领发展、合作社组织服务、多项政策扶持,共同实现烟农增收。合作社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160余万元,开展烟叶生产设施和农业机械项目建设,新购农机16台,安装北斗终端设备12台,增加新能源烤房燃烧机44台,进一步优化了烟区基础设施环境,提升了现代烟草农业设备水平,为烟叶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合作社还注重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成功注册农特产品公益品牌商标“郧水乡约”,联合烟区农特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推进“郧水乡约”品牌农特产品“三品一标”生产和基地化供应。通过搭建具有产业引导力的供应链平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预期可提升烟区农特产品附加值260万元,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湖北关烟农合作社将抢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政策机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壮大产业工作队伍,拓展社会化服务职能,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合作社理事长毛仪红表示:“我们将带动烟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在郧西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湖北关烟农合作社正以科技为翼,以服务为魂,引领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图片由黄华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