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市发挥竹优势、做好竹文章

赤水市拥有132.8万亩竹林,不仅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绿色画卷,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带动了乡村振兴。

贵州赤水市发挥竹优势、做好竹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20 19: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每日清晨,贵州遵义人杨柳,在穿竹林而过的江水中练习独竹漂,她手持长竹当桨,脚踩楠竹为舟,无论是风浪激流,还是平静水面,她都能如履平地,悠然自得。

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独竹漂遵义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视频,让更多国内外网友知道了位于贵州省北部的赤水竹海。

赤水市拥有132.8万亩竹林,不仅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绿色画卷,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带动了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2023年赤水市竹产业总产值达83.1亿元,竹业综合收入占赤水市GDP总量的64.5%左右,财政和农民收入50%以上来自于竹业。

据贵州日报,当地推广科学的种植和采伐方法,保持竹海的生态平衡。每年可采伐楠竹1500万根、杂竹100万吨。在赤水有18万竹农每年依靠出售竹笋、竹原料和在竹产业务工,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的第六代传承人。一棵竹子经过选竹、刮青、破竹、加工、染色、拉丝等20多道工序,再经过匠人的巧手编织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她创造性地把传统竹编工艺提升到实用价值与艺术审美相结合,从传统的竹篓、簸箕等生活实用品开发出立体竹编、竹编包饰、竹丝编画、竹艺灯具等数十种产品,让“赤水竹编”绽放全新的光彩。

“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要想被世世代代的人所认可,我们就必须要研发出适合每个时代审美要求、融入生活场景的产品,才能具备通往市场的商品属性,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她说。

2019年,杨昌芹在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成立了集加工生产、研发设计、学徒培训、研学体验、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极竹堂非遗竹编产学研基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她的基地直接或间接带动2000多人实现就业,年均助民增收3万余元。

以杨昌芹、卢华英、马强等为代表的赤水竹工艺传承人,创新发展竹工艺,推动了传统竹工艺向更富有时代气息的竹编书画、竹编提包、竹根雕松壶、风景贴扇、镂空雕刻扇等创意产品转化。

这些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赤水竹海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竹子生长周期短,3至5年便可成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为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途径。在赤水,竹产品正逐渐取代塑料和木制品,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让当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主要竹产区因地制宜拓展上中下游产业链。

赤水市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把“竹”作为首位产业进行打造。在竹产业链上已经聚集近300家企业,可生产竹建材、竹家具、竹生活用品、竹工艺品、全竹造纸和竹笋加工6个系列300多种竹类产品。

“竹浆制品只需要45天至90天就可以完全降解,品质好又环保。”贵州竹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曹源介绍,公司上半年累计生产竹浆模型兔型月饼盒10万个、竹浆鞋托50万双,竹浆鞋托出口欧美等地。这是一家以竹纸浆板为原料的模塑企业,一张普通的竹纸浆板,在这里可变成月饼包装盒、鞋托、一次性餐具等竹制产品。

遵义市鼓励将竹制办公用品、竹制餐饮器具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推动当地优势产业白酒等领域用竹制包装材料逐步替代塑料包材。

“用竹子生产的包装盒具有循环再生可降解等特点,相较于塑料包装盒更加环保。”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张万甜说,目前已有5家赤水周边地区的酒企向公司递来“橄榄枝”,为酒企量身定制酒品包装盒。

该公司董事长姚连书介绍,作为国家林业龙头企业,随着“以竹代塑”的兴起,公司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多元。

在公司位于赤水市竹业工业园内的生产车间里,一根根楠竹经工人切割、分片、碳化、烘干及拼板等工序,最终形成一块块完整的竹板材,它们将被制成竹地板、竹家具及竹马桶盖、竹电子秤等用品。据姚介绍,生产的马桶盖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去年的出口额占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记者 张小敏 杨军 编译 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原文见9月18日中国日报旗舰版6版、国际版5版 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9/18/WS66ea313da3103711928a85f2.html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