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红山文化考古成果上新

内蒙古红山文化考古成果上新

来源:光明日报    2024-09-19 11:01
来源: 光明日报
2024-09-19 11: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内蒙古红山文化考古成果上新

日前,记者从中国考古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政府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内蒙古红山文化考古取得新成果。考古人员今年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完整地揭露出一座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红山文化玉石器;首次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基本辨识清楚该建筑的布局特征与营建顺序。

自2024年4月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团队,在赤峰市敖汉旗开展了为期近4个月的考古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介绍,这是目前内蒙古考古发掘的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红山文化玉石器,基本涵盖了红山文化玉石器的大部分类型,且发现与凌家滩文化玉冠饰相似的器物,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文化出土玉器考古研究的空白,也为探索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藏玉于墙”现象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去年在彩陶坡遗址出土的龙形蚌饰是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中出土的唯一一件舒展开的龙的形象,今年我们运用3D模拟拼接技术把它进行了复原,碳样测年数据显示其距今约6300年,填补了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的空白。”孙金松说。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古国文明阶段,上接辽西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以其玉器传统、礼制建筑闻名中外。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