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徐宏豪发现好多到店消费的年轻顾客,不再把他们的小店叫做小卖部,而是叫好多多副食店。
看着母亲在整洁明亮的小店里忙进忙出,笑容灿烂,徐宏豪一时间有些恍惚。记忆中那个拥挤不堪、光线昏暗的小店似乎离得很久远了。
十五年了,人们终于记住了母亲小店的名字。
养家糊口的小店
十几年来,小店、顾客、家,几乎构成了母亲生活的全部。而这个母亲守了半辈子的小店,曾经让徐宏豪感到压抑。
小时候放学回家,母亲在店里烧饭,徐宏豪就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坐在门口一边写作业,一边看店。时不时有顾客来买东西,他就得放下作业,去给顾客拿东西,结账。
看着门口来来往往的行人,时不时蹦出一个拿着冰淇淋抑或是棉花糖的小孩,他总是生出羡慕。他也想出去玩,也想吃冰柜里的冰淇淋。可母亲说店里的东西是用来卖钱的,不是自己吃的。
年幼的徐宏豪分不清花花绿绿包装袋上的商品名字,也总是记混价格。每当这种时候,他总得扯着嗓子问在隔板后做饭的母亲,“妈,这个红色的毛巾多少钱一条?”
母亲在隔板后探出脑袋,报给他一个数字。
有时候大人会嗤笑一声,“小屁孩也来做生意啊?”尽管母亲说他们并没有恶意,但徐宏豪心里还是很不喜欢。他暗暗想着,长大了一定要好好赚钱,再也不让母亲开店了。
养不起家的小店
母亲的小店,虽然面积很小,经营品类也不多,但地理位置不错,就在永康市步行街边上,因此零食饮料和卷烟都卖得不错。
然而,随着城市规划和改造的进程,旁边漂亮的店铺越来越多,类似“十足”“711”的现代便利店也不断涌现,大大冲击了小店的生意,收入减了不少。
有一次母亲沮丧地告诉儿子,自己开了这么多年小卖部,经常来买烟的熟客居然还叫不出店的名字。
“步行街这边的年轻人,看见店面这么旧,都不愿意进来。”
确实,从远处乍一看,徐宏豪家的店,就隐没在一排居民楼中,店里也暗暗的,一点也不吸引人。进到店内,满满当当堆放着货物,没有让人有停留的冲动。
徐宏豪想着,单纯依靠地理位置就有饭吃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新零售时代,小店也要讲究点品牌、形象和智能。
叫得出名字的商店
2019年,母亲告诉徐宏豪,永康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客户经理建议自家小店参与终端改造行动,换一个醒目的绿色店招,更新几节干净漂亮的柜台。母亲说的时候带着欣喜又小心翼翼,最后还加了一句,“改造店铺要花不少钱,万一没效果会不会很亏?”
徐宏豪笑着跟母亲说,“这是个好机会啊!我来跟客户经理沟通。”俩人一起做了个决定,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成为第一批参与改造的零售终端。一个月后,母亲的小店,拥有了一个靓丽的店招“好多多副食店”。店内破旧的柜台,货架,全部换成统一款式,收银台上配置了电脑,整个小店焕然一新。
图为好多多副食店 陈佳 摄
如今,母亲的小店换上了更为智能的触屏收银机,对数据颇感兴趣的徐宏豪,经常会查看店里的销售流水、消费者画像,以此来帮助母亲选择新进货物、优选商品,增加小店客流量。
曾经希望母亲关店休息的愿望,也凭借着智能经营实现了。现在,一到周末,徐宏豪就帮忙看店,让母亲跟朋友出去周边城市短途游。小店基本实现了全商品扫码、全方式支付,徐宏豪再也不用死记硬背那些令人头疼的价格了。任何商品拿起来扫一扫,名称、价格、库存一目了然。经营变智能了,看店变简单了,生活却更丰富了。
守了小店半辈子的母亲,通过永康烟草公司提供的一个契机与窗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享受起了晚年生活。
十五年了,人们也终于记住了母亲小店的名字。(陈佳)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