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邹平:弘扬婚育新风 擦亮幸福家庭底色

来源:鲁网    2024-09-11 16:30
来源: 鲁网
2024-09-11 16: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每到傍晚时分,邹平市长山镇柏林村的“小板凳”宣讲队就活跃起来,他们利用村民们聚集纳凉的契机,组织开展了“普及婚育新风”宣讲活动。宣讲员与村民围坐一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案例,向村民们阐述了新时代婚育观念的重要性,倡导男女平等、优生优育、家庭和谐等理念。

近年来,邹平市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多措并举开展新型婚恋观宣传,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教育,纵深推进婚俗改革走深走实,打造“海誓山盟·幸福邹平”品牌,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生育观、 家庭观,邹平市成功创建全省婚俗改革试验区,擦亮邹平幸福家庭底色。

建强基层阵地,引领婚育新风。邹平积极整合资源,大力拓展基层阵地功能,在黛溪街道北关村、魏桥镇孟寺村建成村级层面新时代结婚礼堂。在东升宾馆建成市级层面新时代结婚礼堂,今年启用邹平市新时代婚俗改革实践基地和婚姻登记处喜悦婚姻登记巡回点,邹平市新时代婚俗文化实践基地户外登记处也即将启用。在全市16个镇街选取合适场所,积极打造新时代结婚礼堂,引领文明简约的婚嫁新风。据了解,临池镇西黄村红白理事大厅于2023年建成投用,占地800余平,能同时容纳300余人用餐,村民除购买食材、雇佣厨师外,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一场公事下来能节省近万元。

文化浸润万家,弘扬婚育文化。邹平市推出移风易俗原创吕剧小戏《老牛嫁女》、原创微电影《自己挖坑自己填》、原创动画宣传片《打击恶俗婚闹》等作品。今年5月,制作并推出戏曲微电影《我和彩礼有个误会》,线上点击10万余人次,线下观影2万余人次。好生街道利用视频号“好事会发声哦”开展弘扬文明新风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接地气、有温度的移风易俗宣传;码头镇从村里老人作为切入点,组织老党员做表率,带头推行“婚事新办”的做法;黛溪街道计生协组织开展新型婚育文化走进东明社区,畅享美满健康生活宣讲活动,营造了倡导婚育新风的浓厚氛围。

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婚俗。邹平市通过狠刹大操大办之风,破除封建迷信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养。邹平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布《关于打击恶俗婚闹的公告》,制定出台《邹平市新时代婚事新办指导标准》,提倡文明简约新式婚礼,并将整治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纳入村规民约和文明家庭创建重要内容。按照“喜事新办、婚事简办”婚俗改革要求,定期举办“情深伉俪话家风 幸福邹平薪火传”等文明节俭的集体颁证仪式、集体婚礼仪式,积极倡树新时代文明婚俗新风尚。

全程暖心服务,助力幸福家庭。邹平市心理健康协会对新人进行专职婚前辅导,开设“幸福大讲堂”婚姻家庭讲座,帮助新人建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组建婚姻家庭专业志愿团队进行婚后辅导,开设心理、法律两条服务热线,依托社区村居婚姻家庭服务站,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面对面进行婚姻关系辅导。开展“我为‘幸福邹平’代言”活动,为夫妻双方提供相互陪伴的机会。在冷静期疏导方面,依托专业志愿团队,优化调解程序,针对问题提供专业的第三方调解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修复婚姻家庭关系,化解婚姻家庭矛盾 。(吴晓静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