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篇章不输过往的华章 “文物里的国潮”(江苏)创享见面会成功举办

在30日下午举办的“文物里的国潮”(江苏)创想见面会上,扬州市相关领导与众多中外知名画家、插画师就如何更好的将大运河文明与国潮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时尚国潮的视觉碰撞进行了探讨。

未来的篇章不输过往的华章 “文物里的国潮”(江苏)创享见面会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01 12: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9月1日电 8月30日,“文物里的国潮”项目携手众多知名国风画家走进千年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在30日下午举办的“文物里的国潮”(江苏)创享见面会上,扬州市相关领导与众多中外知名画家、插画师就绘画与传播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如何更好的将大运河文明与国潮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时尚国潮的视觉碰撞进行了探讨,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

“文物里的国潮”(江苏)创享见面会现场
江苏省扬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沈娟娟发表致辞

见面会上,江苏省扬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沈娟娟表示,扬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很有文化辨识度的古城。扬州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文物资源也非常丰富。

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李欣发表致辞

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李欣在致辞中谈到,2024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也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20周年。中国日报网作为重要的国际传播宣传力量,始终把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己任。此次,将携手众多知名国风画家,用艺术的语言画好扬州故事,画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

原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分享运河文化

原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顾风表示,大运河沟通了几大水系,同时打破了区域文明的边界。扬州和大运河共生共长,兴衰与共。无论是隋唐时期,还是明清时期,大运河扬州段在漕运、农业灌溉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插画师刘佳希为与会者分享她的画作

插画师刘佳希(网名“鹿溟山”)在分享时表示,希望通过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作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美妙绝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也希望通过这些画作,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印度尼西亚籍画家MAS Hedi Suryatna(左)

印度尼西亚籍画家MAS Hedi Suryatna表示,中印尼艺术文化交流是两国的一项重要活动。两国之间的艺术和文化交流始于14世纪,许多印尼人非常热衷于到中国学习,从艺术、文化到技术。

文物里的国潮”(江苏)创想见面会现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科普展示设计系的李曼园(网名“鱼鱼和桃桃”)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以绘画为载体,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用画笔描绘出运河的美丽与传奇,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条千年运河。让我们以运河为纽带,连接古今中外,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吉尔吉斯斯坦籍绘画专业留学生美琳(中)与其他画家、插画家进行交流

吉尔吉斯斯坦籍绘画专业留学生美琳(Meerim Dzhunushalieva)在见面会上分享道:“我们有责任确保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遗产继续激励和丰富后代。大运河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就是为什么我今天非常感激来到这里,能够见证它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影响,衷心祝愿运河未来的篇章不输过往的华章。”

“文物里的国潮”探源团

8月30日,由中国日报网主办,扬州市委网信办、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徐州市委网信办协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的“文物里的国潮”创意策划活动江苏站在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启动。携手多中外知名画家、插画师走进扬州,了解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独特的文脉体系,通过传统文化与时尚国潮的视觉碰撞,绘出大运河存储的民族记忆。

(编辑:耿婉茹 审校:马芮 韩鹤)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