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传承中华文化”专项社会实践队到开封朱仙镇参观调研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27 17: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朱仙镇木版年画源于汉唐壁画艺术,由“桃符”演变而来,始于唐,兴盛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承至今,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主要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艺术风格:构图饱满、形象夸张、线条粗犷、色彩鲜艳、人物无媚态,具有北方独有的民族艺术特色。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指定为国礼。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刀影飞下,墨香萦绕”朱仙镇木版年画调研团于2024年8月17日至8月23前往开封市朱仙镇进行为期7天的参观调研。

(图为调研团与朱仙镇木版年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继中先生的合影)

(图为调研团合影)

传统艺术与市场,相得益彰共辉煌

8月17日,调研小队集结于开封市,随即开始进行对木版年画的市场调研。

(图为调研团在老店进行参观调查)

朱仙镇上木版香,年画制作体验长

8月18日上午,调研团跟随负责人来到朱仙镇启封故园中的木版年画馆体验年画的印刷工艺。通过此次实践学习,实践团队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木版年画制作的艺术魅力和工艺价值。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和技艺要点,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图为调研团体验木版年画的印刷过程)

千年传承未断绝,木版年画韵味浓

8月19日,调研团再次走进朱仙镇,参观万同老店并拜访了传承人张继中先生。10岁时在家庭的启蒙与强烈好奇心的影响下,张继中先生开始接触木版年画,1992年,张先生参加了河北武强木版年画博物馆的开馆仪式,深受感染,回到开封后便辞去了教师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工作当中,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社长,朱仙镇万同老店木版年画作坊第五代传人等。在采访中,张先生依次从创新发展、发展难点以及传承现状等方面介绍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相关信息。最后,张继中先生表示了对木版年画未来发展的展望,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发扬传统非遗文化的决心。

(图为张继中先生在进行创作和接受采访)

历史长河木版印,文化瑰宝熠熠光

8月22日,调研团走进开封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画韵年丰——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展”,展览将朱仙镇木版年画分为门神类,吉祥纳福类,神像人物类,戏曲、传说、故事类四大类。这些年画作品在画面简练中蕴含着大气,粗犷中又不失细腻。除此之外,展览还包括朱仙镇木版年画在20世纪30-60年代,70-80年代与90年代后三个阶段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以郭太运、任鹤林、张继中等大师为代表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的生平与成就。结合讲解员的介绍,团队成员们不仅加深了对木版年画的认识,而且对其文化价值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图为调研团在博物馆内参观学习)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调研,同学们在欣赏木版年画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为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能够关注并参与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来,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继续发扬光大。(图片/王春 王佳萌 王欣冉 王内贤 周琳晗)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