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在历史传承、理想信念、时代价值、社会教育和文化引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月12日~7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寻红色足迹,承不朽遗风”实践团队来到了革命老区临沂开展研学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提高师生政治觉悟,“寻红色足迹,承不朽遗风”实践团走进临沂第三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宣讲活动,在宣讲开始前,实践团成员与临沂第三中学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了他们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兴趣点,确保宣讲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宣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向师生们讲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现了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无私奉献和革命精神。同时,实践团成员还与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他们的疑问,深化了他们对革命历史的认识。这些演讲不仅让师生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也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热情和信心。
图为实践团在临沂第三中学为师生进行宣讲活动
在此期间,实践团成员对胡成金老师做了专题采访,询问了他关于传播红色教育,深化并传承红色意识的一些问题,内容包括沂蒙精神的内涵,红色故事,以及老师对于红色教育的看法等问题,老师根据自身经历,对相关问题做了所对应的解答,在采访结束后,胡成金老师表达了对实践团的认可,以及对红色教育的期盼。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教师进行专题采访
随后,山东理工大学“寻红色足迹,承不朽遗风”实践团队一行人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走进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建立主要是为了纪念自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牺牲的革命先烈。在那里我们深感心灵的震撼与洗礼。这座陵园不仅仅是一个纪念场所,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实践团成员们在静谧与庄严中,与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图为实践团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摄影留念
沿着陵园内的道路漫步,实践团逐一参观了各个纪念馆和烈士墓。每一个展厅、每一块墓碑都记录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它们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畏。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图为实践团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内瞻仰学习
实践团一众成员对陵园内的游客进行采访,他们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有的是老党员,有的是退伍军人,有的是年轻人。在他们口中,我们听到了许多革命先辈震撼人心的故事,也收到了他们对年轻人寄予的殷切希望。青年人也应该不负期望将这份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将沂蒙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更多的人了解沂蒙精神、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图为实践团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对游客进行采访
展望未来,红色宣讲活动将在临沂第三中学等更多学校中深入开展。通过更多的宣讲和交流活动,让红色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之行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不仅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和伟大,更领悟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杨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