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材料学院组织研究生赴延安开展“‘材’学为农”学术实践活动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26 11: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了解延安市乡村农业发展现状,引导学生利用专业所学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增强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江苏大学材料学院组织硕士研究生前往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苹果基地开展“‘材’学为农”学术实践活动,了解乡村农产品的产业发展现状,探寻科技助力乡村特色苹果产业的路径。

实践团志愿者们首先来到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政府,与柳林镇果业技术服务站副站长马悦进行调研访谈,初步了解苹果基地的基本情况。

随后,在马站长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苹果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在山上的苹果基地,马站长为实践队员讲述了苹果基地的发展历程,防雹网的变化,由坡改平、土壤培肥、水肥一体化等措施的实施,都展现出当地村民的智慧。据马站长‌介绍,柳林镇苹果基地坚持走有机生产之路,‌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与传统农耕智慧相结合,‌注重土壤改良、‌有机肥施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每一颗苹果都是绿色、‌健康的。‌

实践团也深入了解了柳林镇苹果基地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所作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比如,在苹果防病虫方面利用昆虫的趋黄性‌使用粘虫黄板,针对金纹细蛾利用性引诱剂去除;在防病害时,使用矿物质农药和对苹果进行双层套袋处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由于基地位于陕北地区黄土高原,降雨不均衡,容易发生旱情,保水抗旱方面人工作业成本支出较高。在果实的生长期间,如果能够根据土壤湿度变化自动控制滴灌开关,自主调节灌溉量,‌那么将进一步提升基地的管理水平和果实的品质。‌”马站长说道。针对此项技术壁垒,实践团志愿者与马站长深入探讨,并表示会利用专业所学加快对湿度传感器的研究,帮助苹果基地突破这一技术难题。

在参观的过程中马站长表示:“苹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还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兴起。‌每到苹果成熟季节,‌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采摘体验,‌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柳林镇苹果基地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不断改进创新、‌开展农技培训等形式,‌持续提升苹果基地的抗风险能力和生产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团队负责人张一诺表示:“柳林镇苹果基地的产业化发展体现了延安市对‘退耕还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期待团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加快对湿度传感器的研究,并将技术落地,切实解决柳林镇苹果基地目前遇到的问题,助力柳林镇苹果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图片由王亚飞、张一诺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