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织就“全球梦”,描摹跨国入境游新纪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0 10: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20 10: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大,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这个暑期,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感知中国。 (央视新闻)

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免签国“朋友圈”的不断扩大、炎炎夏日外国游客在新疆流连忘返,众多外国游客乘坐高铁游历中国四方,学习中国文化……暑期外国游客的入境游火热,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的表现,更是国家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伴随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一条条“铁龙”飞驰在祖国大地上,跨越山河,编织出越来越密集的网。

览山河,品文化,跑出铁路发展速度。中国铁路交通的迅猛发展,是外国友人能纵览祖国山河大地、风土人情的基础。截至去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4.5万公里,位列世界第一。铁路部门推出的“青甘藏环线列车”“贵阳北至贵阳北环线高铁”等环线旅游列车,其涂装民族文化的列车箱体,车上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表演、服饰,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地宣传讲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融入旅游线路、产品和活动中,吸引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驻足流连。旅游的兴旺对当地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来源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繁荣。

擘未来,善规划,丈量与民同心温度。随着各城市间旅游的爆火,需要更强有力的交通货物运输保障商品品质刺激外国游客的消费。截至去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5.9万公里,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城市,所建立的“水路、铁路、公路”间一体化转运港口,集中体现货物间的高效运输,密集铁路网所带来的高效商品运输保障货物畅流,中国高铁优质服务为外国旅客入境游玩提供品质保证。在四川青川县已建成生态茶叶基地10.8万亩,政府与当地茶农展开广泛合作,通过铁路网运往成都周边或在高铁列车上进行售卖,让沿线地区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实现共同富裕。

勤互通,善交流,展现开放共融态度。随着中国对外144小时免签国不断增加,外国友人在亲身体验中国高铁、商品、小吃,探索当地的文化风俗旅程中,无不对中国居民的热情好客、交通便捷发出由衷的赞叹。伴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一带一路”进出口贸易辉煌蓬勃,中国新能源“朝代系列”电动车远销国外,与“古丝绸之路的唐三彩”类似,这些商品都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历史、科技发展的烙印。越来越多的汽车“出海”、国货出国,进一步加速各国文化、经济的融合交流,增进理解和友谊,促进全球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铁龙飞驰,跨越山河,交通永远是国家发展的先行军。相信随着交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幸福的种子在沿线落地生花,书写地方经济的繁荣新篇章。(董俊阳、张彦博)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