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检察院:打造立体化青年干警培养新路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14 18:3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14 18: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河南省唐河县检察院根据新进年轻干警较多,业务熟练程度较低,岗位适应能力较差的情况,不断探索建立轮岗制度、导师制度和主副岗制度等立体化培养新路径,助推青年干警快速成才。

轮岗量才定岗位。建立新进人员“小轮岗”机制。根据全院队伍和业务工作实际,规定每名新进人员进行4个月的轮岗,政治部指定2个部门,每人自选两个部门,一月一轮岗。轮岗结束后,所在轮岗的部门和主管领导出具轮岗鉴定,政治部综合分配意向,报党组会研究决定。其次建立青年干警“大轮岗”机制。为改变青年干警业务单一的状况,每年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干警进行调整,每个岗位以两到三年为一个周期,多岗位循环流动,有效消除干警职业懈怠情绪,提高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青年干警成长动态档案。设立青年干警成长档案,专人负责对青年干警的特长、工作岗位、工作业绩、领导评价等信息进行整理储存,使青年干警能够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为合理安排使用青年干警、发挥青年干警最大优势提供重要依据。 

主岗副岗优化配置。为了促使青年干警内在潜力的提升,该院出台了《主副岗工作实施办法》、《主副岗工作考评办法》,明确副岗按照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交叉的原则,面向案多人少、人才短缺、年龄断层等办案部门和综合部门的重点岗位。主、副岗即检察干警在履行好本职岗位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特长选择一个副岗,并同时履行好两个岗位的工作。规定:凡40岁以下青年干警均需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填报1至2个副岗志愿,由政治部审核后,结合部门工作需要确定适当的副岗岗位;与此同时,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副岗干警的业务经历、个人特长等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并为每位副岗干警确定一名经验丰富的培养责任人,同时负责副岗干警的考察评价工作。今年以来,已有12名干警进行了副岗锻炼。 

导师结对提素能。该院建立导师帮教制度。出台了《关于导师帮教制考核办法》。选拔骨干导师,组建“导师人才库”。在全院范围内对业务能力强的干警进行筛选,把业务骨干、岗位能手输入“导师人才库”,经过层层选拔,已将刑检、文字材料、公益诉讼、技术等部门8名业务骨干纳入“导师人才库”。同时确定师生关系,实施结对帮教。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为培养对象布置学习内容,每月与培养对象交流谈心,把握学习情况,掌握思想动态。每名导师每年至少办理一起示范案件或出一次示范庭,让培养对象跟庭观摩或随案学习,增强“实战”教学,以提高青年干警实务经验、疑难案件审理、案结事了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传、帮、带、训”,让青年干警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业务核心内容,实现人才加速成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