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燕归巢,金叶留人

2024-08-14 14: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烟田葱茏夏日长,满炉金叶片片香。近日,走进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长坪镇阳太坪村六组的烘烤工厂,只见一炉炉黄澄澄的烟叶油分充足、香气绵长,年轻烟农宁景旭正喜气洋洋地将刚出炉的烟叶取下,旁边采好的鲜叶正等着分拣、编杆、上架,日夜不停“歇”的烤房,解锁了他返乡创业的“留”量密码。

37岁的宁景旭是土生土长的阳太坪村人,18岁外出打工,在浙上广进过厂,在大西北当过高压铁塔工人。近些年,随着小孩到了上学年级,加之父母年岁增长,经过反复权衡,他决定和妻子回乡发展烟叶产业。

“我家从1997年开始种烟。父亲能吃苦,用种烟的钱支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从小就亲身经历了种烟的艰辛,中专毕业后就选择逃离了大山。这几年,烟草部门和党委政府在我们村打造烟叶产业综合体,每个组都铺上了水泥路,大家都用上了密集烤房和新式农机,我觉得种烟比以前轻松多了,回家发展正是时候。”说起自己的种烟经历,宁景旭打开了话匣子。

为了提升种植技术,宁景旭常常向烟叶技术员请教,积极参加烟草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还勇于尝试新事物,旋耕机、生物质燃烧机等农机操作轻车熟路。凭着一股子的拼劲和韧劲,他慢慢掌握了种烟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烟叶产量、质量均要好于周边的其他烟农。2023年,他种植50亩烟叶,亩均产量达到310斤,毛收入达到28万元。

“我这儿子脑筋活、学东西快,现在他的种烟水平比我这‘老把式’还要强,多次被聘为职业烘烤师。我们这一片的农机维修、烟叶烘烤,大家有不懂的都问他。”谈起自己儿子,宁太鹏眼神中充满着自豪。

随着农村人口日渐老龄化,烟叶请工难成为常态。种烟期间,宁景旭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农机实现减工降本。阳太坪村作为烟草部门的农机融合示范村,在每次的田间培训会上,宁景旭肯定是提问最积极的那个;听说哪个机器能减轻劳动强度,他都会去上手试一试。近些年,移动式打药机、烟叶加湿器,都是他第一个花本钱“吃螃蟹”。此外,在烟叶技术员的协助下,他还为小型起垄机设计加装了简易覆膜一体器,设计了安全的烟叶上炕升降梯,通过小改小革让种烟尽量变得轻松。

做给大家看,引导大家干。宁景旭主动将生产技术分享给邻近烟农,引导大家科学化种植、机械化操作、多元化增收。

“黄豆有根瘤菌可以固氮,‘吃掉’烟叶用不完的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要隔行套种,才不影响烟叶采收。你看烟田里黄豆长这么高了,垄沟的杂草长得都少了,不但增加烟田土壤活力,还能增加收入。”在屋场会上,宁景旭作为“土专家”毫不藏私,和大家分享“烟+豆”套种经验。据悉,他今年套种了40亩烟田的黄豆,预计毛收入能增加两万多元。

近些年,宁景旭不但烟叶种的好,还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村治调委员,兼管烟叶产业发展。

“乡亲们相信我,选举我为村干部,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要尽全力为大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现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这么好,全村有2000亩烟叶这个‘基本盘’做支撑,我相信我们村会越来越好的。”宁景旭说。“其实,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返乡还是进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向下扎根、向阳而行,总会有不错的收获!”(周鹏,全春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