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召开乡村振兴黄台岗镇和红泥湾镇专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12 14:3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12 14: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9日,南阳市宛城区召开“和美乡村 魅力宛城”乡村振兴黄台岗镇和红泥湾镇专场新闻发布会并实地考察调研。

发布会上,黄台岗镇和红泥湾镇相关负责人围绕“产业振兴”、“特色产业”、“治理有效”等,详细介绍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并回答记者的现场提问。

近年来,黄台岗镇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政策惠农,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先后荣获“河南省乡村建设示范镇”、“河南省文明镇”等称号,其中刘宋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镇东北区域7个行政村无公害蔬菜种植初具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全镇已形成以胡萝卜、土豆为主导,反季节大棚蔬菜为支撑,香菇、线椒、花菜种植为补充,林果花卉相映衬,传统农业与现代观光农业平行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二是工业强镇格局逐渐显现。目前,辖区共有“四上企业”3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形成了以传统家居业、新型建材业、机械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三是乡村休闲旅游持续发展。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诗画艺术为核心,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重点打造了中共南阳第一支部旧址、画家村、范蠡故里、白河生态林等近郊文旅观光带。近年来,中共南阳第一支部旧址先后被命名为南阳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南阳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等称号,在全区乃至全市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红泥湾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该镇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大力建设农业强镇。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张戴庄村大郭庄、明皇村明皇寨、三户寨村范寺等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3个、涉及资金1260余万元,实施栗树科、潘庄、红泥湾等农村公益事业项目12个、投入资金500万元。实施高标准粮田项目8000亩,推进“低产田”变“高产田”。二是稳步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让“碎片田”“天收田”变成了“规模田”“致富田”,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加速迈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2024年,红泥湾镇在刘寺、新泉、东孙庄、清丰岭、常孟营、石灰窑六个试点村,共打造了万亩土地示范方。三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一村一品”优势,多路径建设富民强村产业。目前已形成以胡阡营村高粱种植、石灰窑村西瓜种植、小庄村草莓种植为代表的特色农业村,以四和社区新鑫缘、凉水井豐洁光电、栗树科村博然电器为代表的工业强村,以庞庄村宛禾香米线、清丰岭村汇金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强村。

新闻发布会后,与会领导及媒体记者一行前往宛城区黄台岗镇画家村、红泥湾镇南阳承善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阳市新鑫缘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下一步,黄台岗镇和红泥湾镇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宛城实践、南阳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图片/郭奥、周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