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府检联动+大数据”监管模式 助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05 16:4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05 16: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河南省唐河县探索建立“府检联动+大数据”工作模式,通过行政执法信息数据和检察监督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共商,积极借助检察院研发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运用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以及刑事检察等手段,实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防范化解矛盾隐患的目标,有力促进检察机关依法监督政府部门执法,助推“府检”双方互联互动,助力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建立健全机制,推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唐河县常态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在县司法局成立联席办,定期召开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检察院参加的协调会,对大数据筛查出的案件进行研判会商,统筹组织协调、解决行政执法问题。

利用数据筛查,提升行政检察监督能力。通过“府检联动+大数据”模型,唐河县检察院对2130条行政执法、非诉执行案件数据进行筛查,共发现各类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线索670件,其中违法调查取证线索29件,超期限申请强制执行线索1件,审查裁定超期限线索500件,执行活动违法线索123件,违法撤销执行申请线索17件;对这些案件线索,县联席办积极与县人民法院协调,督促相关单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推动行政执法案件按时办结。

分析异常数据,增强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效率。根据行政执法中的违法情形,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异常线索,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类的案件,唐河县检察院主动履职,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结合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在线索挖掘、办案效率和办案效果上持续发力,通过大数据信息发现行政执法违法线索47件,非诉执行活动违法线索623件,共提出行政检察监督检察建议42件,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检察建议3件,并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3件。

深化行刑衔接,促进行政司法良性互动。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树立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充分利用行刑衔接数字信息平台,加强协同联动,通过反向衔接,对51名被不起诉人适用非刑事处罚措施,并对违法违纪线索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党政纪责任。

唐河县利用”府检联动+大数据”监管模式,联合司法、行政机关多元力量,形成合力,促进执法司法突出问题、社会治理薄弱地带、公共利益保护缺位等难点、痛点问题,推进了数字化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