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聚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积极探索创新“预防为主、提前干预”的工作机制,抓早抓小,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进行科学化、专业化干预,做实做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同时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促进司法保护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五大保护深度融合,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完善干预措施 矫治不良行为
多数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有规律的,即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犯罪行为。因此,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中,对不良行为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尤其中学时期是不良行为的发展时期,应给予更多关注。顺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中,充分发挥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宣传作用,每年开学季定期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院20名检察官、检察官助理深入辖区30所中小学为学生们送上以预防性侵、防止校园欺凌、预防电信诈骗和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法治大餐”,指导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协助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的学生或者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予以教育惩戒、管理教育或者矫治教育。对发现的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诸如吸烟、饮酒、逃学、旷课,法治副校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督促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加强管教。
制发检察建议 强化源头预防
顺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时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多发于旅馆、电竞酒店、网吧、KTV等地点,未成年人由于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影响,以上地点环境氛围及娱乐内容会让未成年人产生懒散、放纵的心态,滋生享乐主义,从而影响价值观的树立。近年来,顺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诸多旅馆业、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学校周边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未成年人文身、暴力剧本杀等问题,顺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完善电竞酒店、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业态的监管制度,促进破解新业态未成年人保护难题,进而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
构建支持体系 形成保护合力
顺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检察+”的工作模式,积极与区妇联、团委、教体、社区等部门深度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预防未成年犯罪工作的合力。一是压实家庭教育责任,促进“甩手家长”依法带娃,检察人员配合妇联机关常态化开展社区巡讲活动,通过举办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召开家风法治座谈会、播放家庭教育公益宣传片等多种形式,让家庭教育法定义务这一认识更加深入人心;二是联合教体机关建立控辍保学联动机制,对办案中发现的隐形辍学问题,检察人员督促家长、学校保障孩子完成学业,并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区教体局,帮助涉案未成年人重返校园;三是积极探索向涉罪未成年人家长制发“督促监护令”和“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双令齐发的模式,对每一名涉罪未成年人制定个性化帮教措施,联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收到“双令”的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为涉罪家庭营造和谐家庭氛围,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四是联合妇联加强对婚龄期男女的教育,提高婚姻的质量,减少单亲家庭的数量,从而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