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九局集团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15 12: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7-15 12: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了降低混凝土单价,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中铁九局集团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以“自主创新”为根本,以“降本创效”为主线,把减水剂的研制作为着力点,先试先行,打通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

 注重前瞻谋划,直面问题,设置攻关课题

混凝土公司是沈阳地区唯一一家国有企业,产品质量一直是企业的一张王牌,但高品质的输出需要在源头输入高质量的原材料作为支撑,减水剂作为混凝土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单价一直居高不下。为了解决“卡脖子”问题,混凝土公司决定设置攻关课题,贤中择贤组建骨干团队,成立复配减水剂攻关小组,并立即从技术、设备、材料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聚焦核心任务,从“0”到“1”,逐步突破新技术

面对全新的领域,唯有学,才会进,唯有行,才有果。为此攻关小组多次到相关单位学习,参观减水剂生产车间,掌握实际施工生产中关键控制工序,同时到研发中心跟随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操作,学习减水剂复配比例,引气剂作用,消泡小料对成品减水剂的影响,对混凝土状态保持的作用大小,以及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对配比的控制要求等核心技术,全面掌握操作规范,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坚持实用为王,优中择强,精心选配新设备

随着对生产工艺的深入了解,攻关小组同步掌握了设备选配规格、型号和要素。在线上查找具有资质的减水剂复配设备生产厂商进行洽谈,对设备价格、付款方式进行咨询,确定合作意向;就报价单展开商讨,敲定运输、安装、维修,调试等具体细节,优中选优合理采购。

 突出责任担当,三筛三选,确定优质供应商

在材料选用采购方面,通过线上平台调查、询价,了解供货商垫资能力、生产规模、销售方式等基本情况,筛选出首批候选厂商名录。然后,对列入候名录的生产厂商提供的材料进行取样、送检,二次筛选合格后,由混凝土公司提供生产原材,现场调配减水剂,确定具体掺量,同时按照实际掺量出具报价单,进行三次筛选,对比成本,确定最终供应商。

强化发展韧性,自主创新,小成本撬动高回报。

通过对减水剂采购成品和采购母液复配生产价格及使用量进行经济对比,复配配方生产的减水剂每吨可降低采购成本1182.73元,降本率约为41.5%。根据2024年混凝土公司计划采购减水剂1500t,预计可为混凝土公司节约直接成本177.4万元。同时复配母液生产质量稳定,能更好配合混凝土公司生产。下一步,混凝土公司将继续在补短板、强内功上下功夫,深耕外加剂市场,聚焦原材料降本增效,有效实现项目低成本运营,在满足自身使用需要的同时,逐步面向市场,全力发展“第二曲线”,主动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冯丽、李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