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三风”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10 16:3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7-10 16: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志愿者的努力下,村里的环境和风气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村里的活动中,大家一起为村庄的变美、变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好日子哩!”临沭县曹庄镇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马庄村78岁的马大爷说道。

近年来,临沭县朱村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全国乡村振兴基层典型范例,为充分发挥红色朱村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以朱村为龙头,联合周边9个村成立片区联合党委,打造“一村带九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统筹推进片区内联村共建、村企共建等工作。

在创建过程中,县里坚持以文明乡风引领时代风尚。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好日子”红色文明实践展示区,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建设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提升“15分钟志愿服务圈”效能,不定期开展“我们的节日”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片区群众的“精神加油站”。

持续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培育“好媳妇、好婆婆”、“孝老模范”等文明新风尚典型200名,不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明力量、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着力优化提升乡村文化服务阵地,打造朱村峥嵘岁月乡村书房等3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对马庄等6个村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进行了提升改造,为农家书屋更新配送图书2500余册,努力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片区组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及小戏小剧展演50余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20余场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1944年1月24日,除夕,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在山东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与日伪军血战,24名年轻的战士牺牲,用生命换来了村庄的平安……”朱村讲解员王书晴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道。

王书晴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朱村,跟爷爷一样成为了一名讲解员,讲述着朱村的故事,传承着沂蒙精神,让红色文化传播的更远更广。在“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过程中,通过培育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满足片区群众对“好日子”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要,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动“好日子”示范区文明乡风建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