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天衢新区:“以新提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02 16:5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7-02 16: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现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皇家小虎的蛋挞车间,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恒力电机的研发一线,集中攻坚铆劲创新……一幕幕新图景的背后,是德州天衢新区一场奔赴高质量发展高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积蓄未来发展新势能的接力赛。

“2022年,公司荣获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荣誉称号,其中船用电机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5%以上。”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宝芳介绍。

德州恒力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66年,主要生产船用电机、海工装备电机、风电电机等三十多个系列两千多个品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船用电机制造企业。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中的4000多台(套)电机就由德州恒力电机生产。从2002年起,公司边技术开发边技术储备,到2017年底,已由当初单机座号200KW增加到现在1000KW。

“创新”,是生产的最大动力。从2018年开始,公司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6%投入创新技术研发,研发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30%。如今,恒力电机已拥有知识产权127项,其中获得发明专利22项,主持和参与制定电机、电气技术条件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24项。恒力研发的船用电机,在保证各项性能的基础上,达到了每分钟8万转,是普通电机的27倍。

恒力电机只是天衢新区向新质谋新机的一个缩影。天衢新区的制造企业在不断适应新技术趋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天衢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两年翻番,专精特新企业、省瞪羚企业、单项冠军企业连续3年新增数量和总量全市第一。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集成电路产业是近年来各地竞相布局的热门产业。在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天衢新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势力。

天衢新区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作为“一号产业链”,通过高标准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集中核心资源要素陆续引进有研、立讯等链主企业,形成了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英望科技整机生产为补充的“一核多元”产业新格局。

转化是创新价值的实现途径。近三年来,德州240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京津高校院所共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66个,布局建设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16家,引进转化京津冀科技成果98项。如今,院士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纷纷入驻天衢新区。同时依托齐鲁工大“一院一基地一园区”、数字经济创新基地、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等创新要素,整体谋划打造德州科技走廊。

未来,天衢新区将持续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企业加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夯实高质量发展新支撑,让天衢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更足、成色更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