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2024)成功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7-01 14: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6月29日,第十八届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24)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等单位协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数字经济时代内需增长与民生保障”。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与在校学生参加会议,围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宏观政策、高质量发展等与经济增长与周期相关的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开幕式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主编黄群慧分别致辞。吴卫星校长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发展动能,有效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的协同发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是当前我国经济学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吴卫星校长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的长期支持,并希望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发展。黄群慧所长充分肯定了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的广泛影响力,并表示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者们长期关注的主题,这也正是论坛能连续召开十八届的基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他期望本届论坛的学者,围绕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内需增长与民生保障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讨出更多有价值的观点,提供学理支持。开幕式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杜雯翠主持。

主旨演讲环节,六位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有效需求与扩大消费、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等问题进行了精彩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作了题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崇实学院院长杨瑞龙作了题为“分类施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旨演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作了题为“当前扩大有效需求的逻辑和可行路径”的主旨演讲;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亚虹作了题为“反弹效应还是绿色悖论:来自中国地级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的环保效应分析”的主旨演讲;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作了题为“扩大消费能促进经济增长吗?”的主旨演讲;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方红生作了题为“政府采购数字化与经济增长:来自政府采购云平台的证据”的主旨演讲。主旨发言环节分别由《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金成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春学主持。

指数发布会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小溪研究员发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24——经济增长中的创新理论与中国实践》。本报告系统阐述了创新的内涵,并基于经典理论模型探讨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陆明涛副教授发布《2024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本报告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一年有所回升,教育质量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和医疗满意度均有提升。指数发布会环节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杜鹏程主持。

平行论坛在五个分会场同时进行,涵盖“宏观调控与经济增长”“新质生产力与市场活力”“稳就业与高质量发展”“收入与消费”“数据要素与增长风险”等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院校的25位参会者汇报了论文,并进行了互评和深入交流,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闭幕式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赵家章主持。他总结了本届论坛的各项活动,并宣布本届论坛优秀论文名单。至此,本届论坛圆满闭幕。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