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川流不息的机动车,整齐划一的冬枣棚,农村房前屋后绿意盎然……如今,走进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烟草专卖局的结对帮扶村北陈村,蓬勃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
党建引领促发展 走出“科技兴农路”
(图为北陈村二代冬枣种植大棚鸟瞰图)
前些年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的北陈村还是个产业基础薄、人均收入低的贫困村,村里人的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冬枣为主,但是由于村里采用传统种植,冬枣产量低,加之村里基础设施落后,冬枣运输也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冬枣口感,导致销量也一直提不上来。
自沾化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与北陈村建立“党建共建”结对帮扶机制以来,不仅农忙时节及时组织党员志愿者到田间地头帮忙,还积极为北陈村探寻冬枣产业发展新路子、新技术。
通过探索建立“支部+合作社”的产业服务模式,由区局党支部联合村党支部引导枣农成立大棚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冬枣大棚建设和“沾冬2号”新品种改良。截至2024年6月底,合作社社员达到87户,建成冬枣大棚213个,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
说起冬枣大棚,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孙玉平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多亏了烟草局党员先锋服务队的队员们,让我们给冬枣树盖上了大棚,种出的冬枣口感品质有保证,卖的价格也高了。去年我种的‘沾冬2号’每斤卖到30元,到后来价格还在一直涨。”
针对北陈村实际,该局还申请了帮扶款8万元为村里硬化了一条直通大棚冬枣种植区的水泥路,解决了冬枣运输的难题。
“以前村里的路不好走,一到下雨天就更加泥泞,果商都不愿意来,现在烟草局把进果园的路给我们修好了,拉运冬枣再也不愁了。”村民孙宝树笑着说。
“目前大棚沾冬2号新品种预计今年每亩地能增收2000元以上,村民发展的信心更足了。”该局党员先锋服务队的队长兼“技术担当”王刚自豪地说道。
红色驿站进乡村,铺就“绿色便民路”
(图为先锋服务队队员在红色驿站帮忙整理村民快递)
6月10日,在沾化区大高镇小张村,60岁的环卫工人王阿姨打扫完一遍包保责任区后,走进村口的“五彩先锋”红色驿站,将早晨带来的包子、稀饭用微波炉热一下,又从饮水机加满了一杯开水,安心地坐下来吃早饭。
“烟草局给建的这个小屋子,真是方便,能热菜热饭,还有雨伞、针线包、老花镜、急救药品,还能给手机充电! ”王阿姨说道。
自2024年起,沾化区烟草专卖局将“五彩先锋”红色驿站向乡村延伸。“我们把‘红色驿站’作为党员志愿服务的延伸下移平台,今年计划建成30个。”该局党员先锋队队长李洋边整理红色驿站外的便民设施边说道。
在下洼镇韩家村零售客户李照泉店中设立的“红色驿站”,面积虽然仅5平方米左右,村民却来往不断。快递代收、免费WIFI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原来咨询政策、取个快递都得到镇上去,一趟就得个把小时,现在家门口都能办了。”村民宋新梅说道。
今年以来,该局通过红色驿站开展了普法宣传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公益举措,目的在于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让“小驿站”释放“大温暖”,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支持和认可。
小微工坊进农户 奔向“共同致富路”
(图为先锋服务队队员在“小微工坊”进行帮工)
走进沾化区烟草专卖局党员结对帮扶对象李丽芬家中,几位大姨一边闲聊家常,一边双手飞快地将鱼钩绑在鱼线上。今年以来,该局通过与下洼镇人民政府牵线搭桥等方式,实现了“小微工坊”进农户,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家门口”就业机会。
李丽芬坦言:“现在就近就业可以照顾家庭和小孩,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幸福感十足!”
“由工坊党建联盟对来料订单进行统筹安排,分发至各户,农户可选择就近领取来料,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该局“小微工坊”联络人郑秀丽介绍道。
自从开展“小微工坊”进农户活动,该局探索推行驿站建设,以乡镇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村社党群服务中心为单元,形成“1+X”多元订单派发模式,实现10分钟来料加工圈。目前,协助引进工坊项目主要有渔具生产、手工编织、珍珠画、饰品加工、工艺礼品等13个品种,涉及农户171家,新增“家门口”就业岗位400多个,实现了为群众幸福“加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直以来,沾化区烟草专卖局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图片由张雅迪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