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市柯桥区鉴湖小学发布近两年来学校生涯启蒙教育实践成果。怎样在小学阶段结合思政教育,开展理想信念引领,播下生涯启蒙的种子?该校两年来的教育实践给出了答案。
校内趣味岗位:促进自我认知与服务
学校为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管理及服务能力,在校内建立了职业体验中心。为管理学生的物品、衣物,学校设置“收纳师”岗位;为及时发现和维修教室内桌椅等损坏情况,设置了“小小维修员”岗位;为了改善课间活动秩序,设置“小交警”岗位;为给一年级新生及客人老师介绍校园文化,设置“校园小导游”岗位;为了采编校园新闻,设置了鉴小融媒体团队;为激趣评价活动,开设“小银行”,设置“银行行长、经理、柜员”等岗位……孩子们通过自主报名,面试、岗前培训等环节,他们在学校营造的模拟社会中,感受岗位的职责和必要技能,同时也感悟劳动的苦与乐。
学校项目研究:孩子们像专家一样学习
课后服务时间,孩子们俨然成了一位位专家,参加学校的“环境友好”项目化学习。学生们像“园艺师”一样研究光照、土的干湿度,以及不同种植形式对植物的影响;像“农科专家”一样研究怎样把食堂的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自制液肥,帮助“园艺师”们提高花卉种植质量;像“环保员”一样开展校园垃圾变废为宝,制作种植容器,进行班级“一米农园”实践研究;像“工程师”一样研究水的过滤,为生态鱼池中鱼儿提供健康的生存水;像能源专家一样,研究清洁能源的利用……在校园的各个项目化学习中,孩子们学做专家,并把研究的成果通过义卖等方式,赚取学校的评价流通币—“当当币”,购买实验所需物资,开展新的实验研究。
主题仪式活动:走新走“心”理想教育
学校在各类仪式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趟出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条走“心”途径。如整合一年级新生的“入学礼”,开展了学校小记者采访小朋友,说说“长大后我要干什么”活动,认认真真学写端正的“人”字,以及进行一年级《我是谁》职业启蒙绘本课程学习;整合三年级的“启智礼”,“大声说出我的梦想”,画画“我的未来自画像”,并在校内外进行展出;整合六年级的“志学礼”,写下并珍藏我的理想,每届的毕业生的理想,学校都珍藏在校史陈列室中。以此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和梦想不懈努力和前进”;整合每年的“六一”节,开展“小小职业人”(鉴小集市)体验活动。整个校园就是一个社会,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中认知职业,穿梭在各类职业的体验和感知中,体验劳动者工作的苦与乐并不断追问自己,长大后我要做什么?现在的我为实现这个理想,可以做些什么?
校外基地探究:感悟行业劳动苦与乐
校外职业探究有“跟着爸妈去上班”和校级的“小小职业人”等项目学习组成。在每年寒暑假以及双休日,各中(小)队,借助家长和匠人等资源,开展职业探究活动,通过访谈—体验—展评等环节,让孩子走进爸爸妈妈的工作场所,感知父母工作的辛劳;在课后服务及节假日中,学校组织社团学员到校外的“职业探究基地”开展研学。如走进区消防大队、浙江宝业新型建筑材料研究中心、区图书馆、区美术馆、区博物馆、家纺中心、面料市场、纺织公司等基地,开展职业探究项目学习。学校利用这些基地,开展“小小职业人”活动。通过校外基地的体验、模拟、探究等方式,认知和探究家庭中及周围人的职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鉴小“银行”:串联起多途径的生涯启蒙教育
为丰富鉴湖小学“生涯启蒙”课程,优化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学校设立了“鉴小银行”这一机构。学生通过完成岗位体验,“像专家一样学习”以及各主题仪式活动中的各类任务和职业探究基地模拟体验等活动,赚取“当当币”。孩子们可以不定期存取“当当币”,开展理财学习或兑换奖品、心愿等。学校用类银行化模式,提升学生的财商和理财意识,也完善了学校的评价体系。(图片由鉴湖小学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