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粮融合 共谱大山深处“最美音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9 17: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多年来,兴山县榛子乡和平村村民一直以种烟为主要经济来源,产业单一,收入“平平无奇”。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角的吹响,兴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发挥产业优势,助推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

和平村地处海拔1200米的大山深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独特,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在当地烟叶收购站与烟农的共同努力下,一曲烟粮协奏曲正谱绘着乡村振兴的“最美音律”。

春风起,新篇开,烟粮协同“合奏乐”。

和平村共有600户,1850人,自1989年开始种植烤烟。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2020年,兴山县局(营销部)积极开展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为一直以烟叶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小村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榛子乡烟叶收购站王站长介绍到:“要想让烟农们真正从协同发展中受益,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引导烟农尝试新的种植模式。”

为切实转变烟农思维,破除烟农的担忧,王站长与其他技术员每天走烟田、串农户,悉心为烟农讲解烟粮协同发展的优势,并通过院坝会、屋场会、线上小视频等形式,组织烟农学习外地烟区先进经验成果,提振烟农信心。

“当时他们给我们做工作还是花功夫了的,‘烟粮协同’我们以前没搞过,如果种了影响烟叶产量怎么办?增加烟叶病虫害又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都叫我们不敢去尝试。”烟农罗大叔在烟田里边干活边介绍着,“当时王站长苦口婆心的劝导,告诉我们在烟田里套种红薯、菜薹等作物,不仅不会对烟叶造成损害,而且作物成熟后还可以卖钱,增加收入。”

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罗大叔尝试着在田间套种了红薯等其他经济作物,并且在当年还小赚了一笔,看着烟粮套种赚了钱,越来越多的烟农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和平村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发展景象。

困境现,挑战至,销路不顺“伤感乐”。

随着烟农观念的转变,参与到多元化产业发展行列的人越来越多,农副产品生产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市场信息的闭塞,和平村很多好的产品卖不出去,一下成了老百姓手上的“烫手山芋”。

“和平村地处高海拔,出产的菜薹品质很高,口感极佳,但是好东西换不成钱,对于老百姓而言再好的东西也只不过是‘废品’。”罗大叔讲述着自己的亲身感受。

这么多农副产品没有销路,王站长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经过冷静的分析,他意识到在推进烟粮协同的过程中忽略了销售这一关键环节,于是王站长四处奔走学习,了解恩施、襄阳等地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发展的联产联利的模式。

破茧出,成果显,共同致富“幸福乐”。

经过探索,和平村找到了“合作社+产业”的发展模式,以金鹏烟叶合作社为主导,引进福萌源种养殖合作社,并与烟草公司、烟农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为烟农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们在烟叶育苗大棚闲置期时,将其租给花卉公司和福萌源合作社,既为我们合作社增添了收入,也解决了大棚闲置问题,同时更好的是,当地村民可以来务工,工费是每人150元一天,切切实实为当地村民增添了实惠。”金鹏烟叶合作社理事长郝明亮介绍到。

“我们组织烟农在烟田里套种菜薹,当地政府为烟农补贴160元/亩,其中80元是菜苗钱,80元是人工钱,让烟农种菜无忧,种植的菜薹成熟后,我们按照协议价收购,烟农平均每亩净赚2000-3000元,保障了烟农了销售无忧。”福萌源种养殖合作社经理王荣说到。

如今,和平村形成了“烟叶+菜薹”“烟叶+花卉”“烟叶+旅游”的产业融合新路子,目前户均年收入18.12万元,高于全县平均4.22万元,亩平收入4640元,高于全县平均700元,烟农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和平村的“烟粮协同”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首大山深处的“烟粮协奏曲”必将余音绕梁,延绵不绝......

(图片由吴燃、阮劲松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