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中国·文物对话|两千年前的“海淘”宝物

开放中国·文物对话|两千年前的“海淘”宝物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19 15: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9 15: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海上丝绸之路肇始于秦汉,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两千多年前,西汉王朝曾有藩属国南越国(前203-前111),南濒南海,都城设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南越国依托水路便利,成为了当时重要的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1983年,在广州市发现的第二代南越君主之墓进一步揭开了这一王国的神秘面纱。墓中出土的银盒采用了西亚流行的花瓣纹造型和常见于波斯的锤揲工艺,展现了与中国传统器物截然不同的风格。其连同其他从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西亚风格文物,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已经开通。

同时,于南越国宫苑遗址中发现的八角形石柱成为古代海路交流的另一件证物。这种石柱多见于印度石窟,然而途经印度的陆路丝绸之路上却未见与之相似的建筑构件,由海路而来成为其传播至此的最大可能。南越王墓出土的羽人海船纹铜提筒及广州出土的陶船模型也印证了汉代日益成熟的造船航海技术。

南越国积极拓展海外贸易,使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海淘”来的波斯银盒及源于印度的石柱构造见证了中国先民打破地理隔阂,开辟海上通道,推动不同文明间交流交往的珍贵历史。

观看视频,对话文物,让我们一同探索见证数千年前文化交流的“海淘”宝物。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