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力量”助力民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税力量”助力民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6-14 14: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为助力云南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云南省税务部门结合全省多民族聚居的实际,聚焦民族特色产业纳税人需求,梳理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税费优惠政策,通过开展走访问需等服务,持续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在技术、产品、服务上升级,打造民族特色品牌。

政策扶持 提振民族医药信心

广南药王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苗繁育、种植、加工和研发为一体的民族医药企业,主要从事铁皮石斛的标准化种植示范推广。作为云南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国家批准使用“广南铁皮石斛”地理标识产品的公司,资金不足问题一直是企业研发路上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为了帮助民族企业发展壮大,当地税务部门多次走访企业,认真听取企业税费诉求及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全环节、全流程的“税务管家”特色服务,向企业精准滴灌宣传最新优惠政策,并通过远程协助实现远程帮办、办问协同,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助推民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来,我们累计享受600余万元的鼓励高新技术发展的企业所得税减免,看到红利账单上的一连串数字,我们对企业研发新品、抢占市场有了更多信心。”广南药王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岳健表示。

同样受惠政策支持的维西伟宏农特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以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税费减免超50万元,企业财务负责人和宏介绍:“我们利用税惠资金,新建了中药材生产线和产品检测室,目前拥有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发明专利1项,将持续做好药材研发投入。”

特色服务 非遗技艺绽放魅力

云南屏边的苗族刺绣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绣莉丰乡民族工艺制品厂作为当地以苗族传统刺绣产品为主导的非遗传承民族企业,绣工覆盖全县7个乡镇,吸纳当地妇女近300人就业,不仅解决了屏边当地留守“绣娘”的就业问题,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国家的优惠政策为我们刺绣厂提供了支持,帮我们企业降低了发展成本,享受的税费优惠减免可以用在绣娘培训和工艺创新上,提升刺绣的市场竞争力。”陶琼莉说。

据悉,为帮助屏边苗绣产业的传承发展,当地税务部门成立“双语服务志愿队”,从少数民族纳税人税收宣传诉求“小切口”出发,通过量身定制支持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税惠指引手册,开展民族语言政策宣传和“小精专”政策宣讲等活动那个,帮助企业算清算细政策“红利账单”,助力绣娘工作站、家庭绣梦工坊等非遗传承民族企业绣出幸福图景。

税惠添彩  特色文旅“火爆出圈”

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之一的宁蒗县永宁镇落水村大落水村,凭借动人的湖光山色和别样的母系氏族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停留,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云南泸沽湖银湖岛酒店管理主要以湖景房和单体别墅为亮点,酒店三面环水,环境清幽,游客可以将泸沽湖美景尽收眼底,很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酒店房间也从最初的25间升级到了135间,还建成了可容纳200多人的湖景宴会厅和自助餐厅,每月订房量在1000间左右。

为扎实护航大落水村农文旅产业发展,当地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用好税收大数据开展“税费服务+乡村振兴”专项服务模式,定期分析研判文旅企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情况,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需求,量身定制专项服务方案,帮助企业用好政策、减负增效,为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添薪增势”。

“2023年来,我们享受到税费政策红利减免6万余元,有效缓解企业维修升级期间的短期资金压力,税务干部还会组团上门解答我们的涉税难题,给我们发展添了信心,增了动能。”该酒店负责人杨新梅表示。(李瑞)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