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麦丰收之际,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南彰镇杜东村、五里河村的温室大棚也喜获丰收。近年来,两个村持续依托温室大棚大力发展果蔬特色产业种植,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得“大棚经济”成为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独特的内陆地理位置,使得南彰镇杜东村的温室大棚昼夜温差明显,蜜瓜糖分积累迅速,种出的蜜瓜果肉脆甜,甜度高达18%以上,气味沁人心脾。说起大棚里的蜜瓜,杜东村村支部书记王松会如数家珍:“村里共有30座温室大棚,每座大棚能产出13500斤左右,尽管如此还是供不应求,今年的蜜瓜还没到成熟期,就有很多企业与我们联系订购,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情况。”昔日盐碱地里,如今结出“甜如蜜”的蜜瓜,正在带领百姓走向“甜如蜜”的生活。
在几公里之外的五里河村,正在发展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大棚经济。“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你能在市面上见到的蔬菜,我们都有种植。共计55座蔬菜大棚,都通过分包给个人的形式进行生产经营,平均每户4到5座大棚左右,农户分包大棚;除此之外,我们村委会提供惠民政策、生产技术等支持帮助,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五里河村支部书记王方栋说道。
当下,大棚蔬菜正值采摘旺季,穿梭在大棚中间,琳琅满目的蔬菜个个饱满诱人,据了解,五里河村大棚蔬菜的出售渠道是多样化的,农户在采摘过程中会进行分类,根据蔬菜的品相不同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品会有专门的企业上门采购,二等品一般发往县内的大型超市,三等品一般都是由我们自己去集市上售卖,三个等级的分类主要以品相为主,吃起来的口感都如出一辙,等级的不同,出售的价格自然也有所差距,这种分类售卖的形式,不仅增加了出售的途径,也大幅提高了经济收入。
农村的大棚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经济收入,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乡村产业。甜如蜜的蜜瓜,鲜嫩多汁的蔬菜,已然带领群众百姓走向甜蜜多彩的生活。下一步,南彰镇还将持续推动本土特色产业的发展,持续为农户创收创造更多有利机会,带领农民百姓走向致富路,用好“聚宝棚”,描绘“好钱景”,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图片/杜世豪、胡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