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刚正式投产的油脂生产线,每天可以精炼大豆油800吨,生产豆粕3200吨。”近日,位于沈丘县工业园区的瑞茂通120万吨大豆蛋白加工项目正式投产,实现了农产品从供应链向产业链的延伸,也标志着沈丘县又一个“三个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
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沈丘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实施工业发展“1+10+2”工程,以“起步真冲刺,开局真决战”的竞进姿态,抓项目、强保障、优环境,全力服务保障重点项目提速增效,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良好态势。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2354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35名首席审批员全部进驻到位,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三个之外无审批”;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通过建立企业家微信群、召开企业座谈会、引进“星期日工程师”等举措,帮助企业建立“管理、研发、销售”三个团队,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万人助万企”2.0升级版。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中位于全省第二方阵,位列全市第三名。
狠抓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领导带头抓招商。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每周一上午书记办公会议的第一项议程,通报招商信息,分析招商形势,研究部署招商重点。2023年以来,39个亿元以上项目在沈签约落地;坚持对外开放促合作。召开沈丘县对外开放合作大会,聘请10名知名企业家、商会会长担任“招商大使”,2名专家学者担任招商顾问,开展以商招商、以情招商、链式招商和基础优势招商;坚持延链补链强产业。出台《开发区工业项目准入管理办法》,对不符合主导产业、投资强度、科技含量、环保标准的招商引资企业,一律禁止落地进区,确保真正招引符合沈丘县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开发区主任担任钢铁产业链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担任电子信息产业链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担任食品产业链长;开发区副主任担任聚酯网产业链长。
强化要素保障。土地要素方面,坚持“需用即供”原则,通过盘活闲置国有资源等方式,加大工业用地储备;进一步细化土地规划产业分类,对食品、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分别储备300亩工业用地;做好企业落地前期准备,对拟签约项目,坚持土地要素保障在前,提前确定落户地块,确保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资金要素方面,设立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基金6000万元、土地收储资金6000万元,作为企业发展、土地征迁的启动资金,并将出让金的20%纳入资金池,推动“滚雪球”式壮大,形成土地征迁、收储、出让良性循环,破解资金制约瓶颈;人才要素方面,与天津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周口师范学院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在沈丘建设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基地,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38名博士生、研究生派驻沈丘企业工作,开展产学研合作。
健全工作机制。围绕项目落地至投产达效全链条管理,建立“一个项目、一名处级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机制、一抓到底”的“五个一”统筹推进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绿色船舶产业园征地拆迁、铁路专用线手续办理等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67条;建立“每日两调度”机制。坚持每天“早7点、晚7点”项目碰头协商,对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快速反应处置,现场会商解决,确保问题不过夜,项目快投产;建立“旬推进、月调度、季总结”机制。每旬由工业专班召开推进会,统筹研判解决具体问题,每月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召开县委重点工作会议,听取工业发展、项目建设和经济运行整体情况汇报,进一步梳理思路、查漏补缺、校准纠偏,每季度召开项目观摩暨季度总结会议,奖优罚劣,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狠抓科技创新。实施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梯度培养体系,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6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实施智能化改造行动。紧抓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机遇,制定《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组建企业巡诊服务队,坚持“一企一策”,量身制定企业智能化改造方案,实现“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2024年共谋划智能化改造项目31个,总投资29.6亿元。(图/沈湛 高洪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