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洧川:武术牵线 文化搭台 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1 11: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端午节,香囊、粽子等节日元素浓郁,给人们带来新鲜感、文化味,持续激发节日经济的澎湃活力。端午佳节游洧川,武林大会享“特权”。今年端午节小长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洧川镇推出的文旅“惠客”让利活动别出心裁。

6月14日、15日、16日,即将在洧川镇双语小学体育场举办三场武林风擂台赛。端午期间,游客在洧川镇的南城门、张载墓、城隍庙、吕蒙正像、魏征祠、鸿台寺、花桥刘豆腐加工基地、丁庄惠远牧业、花桥刘风情园采摘园等任意三处景点,用水印相机自拍打卡,并转发朋友圈或抖音,即可免费领取一场武林风擂台赛价值588元门票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听说武林大会将在我们洧川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名全国各地的武术高手参加比赛。今天一大早,我们就过来打卡排队领取大会门票,想一睹武术高手的风采……”来自北关村的王大爷手里拿着两张刚领到的门票,喜滋滋地说道。

中华武术的故乡在河南。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上长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就武术文化而言,河南是少林和太极两大著名拳种的发祥地,有着丰厚的武术资源和扎实的群众基础。随着我国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产业,在河南体育产业中最具资源优势,也最有发展潜力。

洧川镇位于河南郑州、开封、许昌三市交界处,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洧川对武术文化有着浓厚的底蕴。洧川镇党委、政府采用“武术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针,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和民俗旅游的优势,大力发展洧川旅游业,深度挖掘洧川旅游资源,着眼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洧川旅游目的地,并通过游景区、看大戏、赶大集、品美食活动的开展,构建起“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洧川旅游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穿越千年古镇,探寻文化之韵”等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陆续开展并且不断传递、扩延、拓展。这些活动的不断推进,使文化与经济建设两翼齐飞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使镇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发展文化事业的自觉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渴盼不断得到满足。

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口碑与口袋双赢、短期与长远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绣花”功夫抓好洧川环境治理,以“标兵”姿态抓实洧川生活垃圾分类,以“园丁”精神抓好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古镇建设,全面提升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留住远方客。着眼游客体验,在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上下功夫,有力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洧川旅游经济转型升级。

此次武术大会举办,借端午节假日大肆宣传,乘势这个风口,每个洧川人都是那么拼,眼中有光、心怀理想,从高层谋划,到创意驱动,再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的把握和拿捏,只为将洧川最美的一面呈现在八方游客面前。

洧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大战略进行通盘考虑,以具有文化内涵、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提升区域特色洧川文化品位,做精产品、做优服务、做长产业链,推动洧川经济与文化互融。”

以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浸润创新创造的沃土,就一定能够织就经济与文化互融共促的“双面绣”,创造更有生机、更富底蕴的未来。(图 /朱秋霞)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