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盘鼓表演、刺激的杂技演出、经典的豫剧唱段……6月5日,河南开封杞县2024年“我们的节日•端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民俗展暨购物节活动盛大开幕。
“今天真开心,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民俗展演,而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买到了喜欢的非遗美食,深入体验了一把非遗的魅力。”杞县金城街道居民李响品尝着王氏蜜枣粽子,一脸满足。
当日,在杞县县委宣传部的组织下,由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干部组成的杞县市民考察团走进杞县文化广场,实地考察杞县大型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20余名市民考察团成员在群众中感受非遗文化在当下绽放出的迷人光彩。
活动中,杞县市民考察团成员一路走、一路看,陈氏麦秆画、崔氏微书、张氏葫芦烙画等非遗项目让考察团成员感受到了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莫家酱菜、高家炒面、郝氏糖醋蒜等非遗项目让考察团成员体验到了风味独特的地域美食;杜氏中医妇科、王氏修脚技艺、孙氏骨伤辨病疗法等非遗项目让考察团成员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杞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43项。其中,‘杞人忧天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陈氏麦秆画》《伊尹传说》等4项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在杞县文广旅局的组织下,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现场为群众展示与讲解非遗文化,这种活动形式非常好,很好地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杞县市民考察团成员李文森对本次活动赞不绝口。
杞县人民文化馆馆长张永强向考察团成员介绍,2023年以来,杞县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7次,培训学员500余人;开展非遗进校园12次,向超过3000名中小学生普及非遗知识;组织非遗展示展演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近5万人次;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开封非遗市集40余期,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因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成绩突出,2023年10月,杞县人民文化馆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根与魂,非遗和民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纽带。今天的活动为群众共同呈现了非遗展示及民俗表演,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杞县的良好精神风貌。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非遗项目参与进来,编排出更精彩的民俗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并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杞县市民考察团成员邵金忠表示。(图片/刘启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