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沈丘:秸秆打捆离田再生“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07 10:3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7 10: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6月2日,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姜营村的秸秆存放场内,只见一捆捆三四百斤重的秸秆整齐码放,不远处机声轰鸣,打捆机正穿梭在收割完的麦田里,散落的秸秆不停地被机器“吞”进肚去,随后,一个个圆滚滚的草捆便“吐”了出来,整齐乖巧地“躺”在地上,成为田间一抹别样的风景。

田间码放整齐的秸秆

“有了这个机器,秸秆不用烧。1亩小麦大约能产生1吨左右的秸秆,每吨能卖上百十元,就相当于让土地多收一份钱。”姜营村村民郭楠楠瞅着自家田里的秸秆被回收利用生“金”,脸上写满了笑容。“通过秸秆打捆后再利用,不仅‘变废为宝’,而且还更有利于我们村民接下来的翻耕播种和田间管理。”姜营村党支部书记郭修峰如是说。

“以前每到夏收时节,秸秆处理便成了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大量的秸秆堆放在沟河道边,不仅堵塞河道、污染环境,还容易引起病虫害。为此,我们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将秸秆打捆离田变成基料,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农民的效益也实现最大化。”留福镇镇长介绍说。

据悉,沈丘县将秸秆禁烧、离田纳入村规民约,在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的同时,统筹辖区秸秆打包机械和离田设备,提供秸秆收集、打包、运输服务,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助力秸秆“变废为宝”和土地增收,最终实现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图/王向灵 陈晓莉)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