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镇平:机器隆隆响 三夏收获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9 13:3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9 13: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眼下,河南省镇平县南部小麦主产区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麦收工作已全面展开。为保障2024年麦收安全有序进行,打赢“三夏”机械化生产关键仗,镇平县多部门联动,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小麦抢收攻坚战。

5月24日,在镇平县晁陂镇草场吴村种粮大户甘立新的麦田里,麦浪翻滚,收割机械的轰鸣声,拉开了镇平县粮食主产区小麦大规模机收作业的序幕。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整个过程衔接紧密,展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与秩序,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植小麦,收割的情况超出我的预期,亩产达到1300斤,合作社除建有烘干塔外,又新建了1600㎡的高标准粮仓,我们要开足马力做好小麦收割,确保颗粒归仓。”镇平县晁陂镇洪庆种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甘立新说。

“目前我们有30台收割机服务镇平周边乡镇。”来自陕西渭南的收割机车队负责人薛飞龙说,“每亩地收费50元,一天一台机器能够收割150-170亩,割完后直接转到下个地方。”

今年的“三夏”生产,镇平县为全力做好麦收工作,提前谋划,提前运作,采取多种措施引进外地机手,通过网站、微信平台、中介组织、合作社发布该县小麦种植面积、适收期,并在入县的三个高速路口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为出站农机特别是跨区农机开辟绿色通道,登记信息,安排专人积极主动对接机手,做好联络服务;通过“全国农机调度指挥系统”,加强机收进度研判,及时掌握机收进度和机具需求情况,引导农机有序流动,确保“三夏”抢收抢种正常进行。截至目前,镇平县免费为机手提供爱心礼包900余包,告机手一封信1400余份,机收减损、安全生产等资料3000余份。

“机损率低于1%,麦秸秆都给留下来了,这样后期秸秆回收起来也更加方便。”正在卸粮的农机手段国光说。据段国光介绍,他驾驶的这款雷沃谷神收割机一天能收200多亩地,作业高效可靠,抛洒率少,粮食清选也更干净,能把粮食损失降到最低。

说话间,段国光卸完粮食的收割机再次启动,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收割机一头扎进旁边的麦田内,开始快速进行收割作业。当金黄色的麦粒如同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快速翻滚进一辆辆运输车中时,一首丰收曲便在沃野田畴上奏响了。广大农户和勤劳的农机手们,也沉浸在这份丰收的喜悦里,陶醉在新麦的香气中。

近年来,河南省镇平县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强化目标任务落实,全面稳面积提产能,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当前全县82万亩小麦已进入全面收获期,为确保小麦机收顺利开展,镇平县建立了五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并依托合作社成立了九个小麦机收应急小分队。目前镇平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540台、播种机11824台、小麦联合收割机423台,备用备联履带收割机11台,烘干塔52架,外引机800余台,同时,为应对阴雨天气的出现,对外联系了200多台履带式收获机,并对全县粮食烘干机保有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全力以赴确保夏粮安全、颗粒归仓。(图片/杜明 张万青 渠金海)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