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地产时代的城市更新设计,让城市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7 16: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设博会名师名家大讲堂,本着“授人以渔,助力青年设计师成长;赋能行业,促进中国设计创新发展”的初衷,邀请了国内知名的设计大师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进行巡讲,为全国地方城市设计师带来优秀的创新设计理念。

近日大讲堂落地上海站,三位国内知名的设计大师作为主讲嘉宾,为上海的设计师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设计盛宴。期间,上海康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NEOCO 设计执行总裁、中国室内设计资深专家黄锦兵先生的演讲尤为令人瞩目。他以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探讨了当前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更新设计的重要性。

作为设计行业27年的资深从业者,黄锦兵先生首先回顾了大地产时代的兴起和终结。他指出,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行业经历了从无序发展到欣欣向荣再到突如其来的下跌。然而,这一变化并非末日,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更加理性和注重品质的时代。

在演讲中,黄锦兵先生详细分析了改造设计的多重价值。他从资源利用、历史保护、可持续发展、技术革新、个性化需求和经济效益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改造设计的重要性。他强调,改造设计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保,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美感。

除了理论分析,黄锦兵先生还分享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城市更新设计案例。他详细介绍了他参与主创的部分改造项目:北京朝外BOX商业项目、上海中信泰富广场、广州长隆乐园园区改造、上海杨浦hillside公寓改造项目和成都春熙路RE:X项目等。

北京THE BOX 朝外|年轻力中心

项目位于北京使馆区,建筑1999年竣工,现在要升级改造成为一个对北京年轻群族有巨大吸引力的全新的商业项目。设计团队充分利用了原建筑内部空间的混凝土毛坯、圆形结构柱及大量做旧的涂装墙面、生锈腐蚀的金属板等废弃材料的特殊质感,体现原始、粗粝、不拘一格的美学风格。在中国城市高速发展,过度过量的装修大背景下,打造“ 野绿蔓延、废土文化、故障艺术”的别样主题,以提升顾客的探秘体验。设计中结合了新型生态能量装置、电子屏多媒体艺术、废弃物料的再生利用,营造永不落幕的前卫新潮美学新元素,打造能激发生态环境思考的空间场景。

该项目目前已成功吸引TSUTAYA茑屋书店等潮流品牌入驻,成为北京年轻人的全新打卡地。黄先生也借此项目再次荣获国际大奖,2023TITAN房地产大奖 室内设计-最佳空间规划铂金奖。

上海杨浦建发hillside公寓

杨浦国安路758号的三栋老旧社区物业改造,也是杨浦新江湾片区重要的城市升级一部分。在重塑空间的过程中,老旧办公通过保租房形式,得以焕发新生。项目不仅需要提升附近新江湾片区白领居住品质,还要为整个周边社区带来新的活力。黄先生带领团队通过设计巧妙的改造,让过去显得破旧、局促的空间焕然一新。

总体来看,这次翻新彻底改变了老旧存量物业的面貌。通过开放式的设计、空间的重新规划、材料的精心选择以及功能性的提升,这个传统的空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不仅如此,它还激发了对居住空间的重新思考,使人们意识到,即便是传统的、有限的空间,也能够通过设计和创意被赋予新的价值和意义。

成都春熙路RE:X项目

这些案例生动展示了改造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软件和新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所带来的创新与发展。在技术方面,黄锦兵先生特别强调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在改造设计领域的应用。他详细介绍了这些技术如何提升设计过程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如何为设计师们提供更多创意和表现的空间。

在后地产时代,开发放缓的大背景下,用设计的巧思盘活存量资源,确实意义重大发人深省。正如黄先生所说,改造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活,更是一种创造力的释放,创造力才是城市焕发新生机的源动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