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小雨伞撑起家门口的致富路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4 10: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在新野县王集镇秦杜营村鑫宇伞业生产车间内,机器声隆隆响,50余名工人们一手拿着伞骨,一手拿着布料,麻利地裁剪、缝接、安装产品,正在赶制一批急销东南沿海的防晒伞订单,车间内处处呈现一派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

图为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赶制防晒伞

“我们厂的工资按件算,多干多得,我主要是负责安装伞骨,干得多的话一天能挣个100来块,主要厂子就在咱家门口,照顾孩子老人也方便,挣钱生活两不误!”秦杜营村群众张光印喜笑颜开地说道。

图为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赶制防晒伞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关键在就业增收。近年来,王集镇党委政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针对镇域“闲散劳动力多、工业基础薄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劲不足、农民增收乏力”等难题,依托地域优势,科学谋划,多次到毗邻的邓州市腰店镇、汲滩镇考察雨伞生产、毛绒玩具、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努力探索一条符合王集实际的产业振兴新路子。

经过镇党委政府多次调研,认为雨伞加工企业用工多、门槛低、易上手、见效快、销路广,很适合在农村地区发展,便积极与腰店镇的锐宇伞业有限公司对接,邀请其到王集镇发展创业。为了做好试点工作,王集镇成立先行先试的专班,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专题会,在企业选址、基础设施完善、证照办理、招聘工人等方面,镇村干部主动靠前,全程服务,保证企业落地、投产、达效不耽误。目前,镇上试点已建成雨伞生产企业1家、伞具加工点3个,加工户达100余户,带动群众近300人,让农村有劳动能力的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王集镇党委书记肜亚彬介绍到:“下一步我镇将立足产业定位和乡镇振兴产业园区的建设,协调土地部门,利用闲置厂院和空地,瞄准雨伞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等产业,采取“企业+加工点+加工户”模式,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把加工环节延伸到农户家中,推动以户为单位建立加工点,以村为单位建立加工企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民在第二、三产业上的收入,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图片/杜明 武启梦 张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