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滨区诸葛镇上徐马社区:“穷山沟”长出“新希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4 10: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洛阳市伊滨区诸葛镇上徐马社区640亩油菜籽刚刚颗粒归仓,5月20日上午,一场关于来年油菜种植面积的民意调查会就在社区会议室“热辣”开场。

“大家都说说,来年咱集体经济合作社还种不种油菜?种的话,还有多少人愿意拿出自家土地?”上徐马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志伟首先开嗓。

“种油菜,别的种啥也不行!”、“咱村今年刚尝到种油菜的甜头,必须乘胜追击”、“我家6亩地全部交给村里!”、“我家3亩也交!”……徐志伟话音刚落,为“油菜”声援的声音就此起彼伏地传来,不少居民甚至催促起社区工作人员将“入股合同”拿来,现场签约!

“好好好,大家都别急,愿意入股的会后都去登记下,来年咱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大家伙儿实实在在挣住钱。”眼看现场局势逐渐“失控”,徐志伟提高了音量,才勉强压住了场子。

提到油菜,为啥上徐马社区的居民这么起劲儿?原来,早在数月前,他们就已经尝到了“油菜经济”带来的甜头。

今年3月,诸葛镇首届油菜花节在上徐马社区开幕,借力网络流量,油菜花节为这个昔日的“穷山沟”一下子带来了23万人次的游客量。

“不少村民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汽车。”徐志伟说,根据社区统计,在油菜花节期间的客流高峰期,一天之内,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余辆车涌入社区,“方圆几里小卖部的矿泉水部卖空了,不少居民临时搭建农家小吃店,生意好得不得了。”

据悉,上徐马社区70%的土地为山地,去年以来,依托集体经济合作社,社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服务方式,变土地流转为综合服务,即农户将自家的土地“入股”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社不再以给付农户租金的方式作为回报,而是负责帮农户种植、管理、收割油菜,最终,相应土地所产的油菜籽全部归农户所有。

这种不出钱、不出力,坐等自家粮仓大丰收的“合作形式”,已让上徐马社区上千名居民受益。

56岁的社区居民徐幸民就是其中之一。徐幸民常年在外生活,在加入社区集体合作社之前,家中的3亩土地已撂荒多年。

“今年我啥也没干,白得了这么多油菜籽,按来年的计划,还有更大的甜头在等着。”徐幸民喜笑颜开地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他这3亩地位于社区大门口,按照社区规划,他这3亩土地中的一部分将用来建设观光停车场,另外一部分开建小吃店、小卖部“便利市集”,如此一来,他不仅能赚得可观的停车费收入,还能收取“便利市集”的场地租金,“真是从黄土地里变出了金元宝!”

从“穷山沟”到“网红地”,上徐马社区因一棵小小的油菜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的人们,也因集体合作社打出的一连串“组合拳”,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大家现在都信心大增,确定入股的农户土地已经超过了1000亩。”徐志伟拿着新鲜出炉的签约数据说,他们还将继续拓展“油菜经济”产业链,目前,位于诸葛镇的炼油厂已经开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与此同时,社区还将大力培育“农民主播”队伍,乘着网络流量的“东风”,擦亮“油菜花海”网红地名片,助力乡村振兴。(图片/袁燕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