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大棚西瓜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元宝”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3 10: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小满时节,瓜果飘香,走进河南省新野县王集镇石羊岗村刘丰仁生态农业合作社的西瓜大棚里,放眼望去,茁壮碧绿的瓜藤蔓叶中藏着一个个墨绿色条纹西瓜,这些西瓜大小均匀、色泽鲜亮,在阳光的映射下显得分外诱人,令人垂涎欲滴。

图为王集镇石羊岗村刘丰仁生态农业合作社的西瓜大棚

“王集西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啦,葫芦苗上嫁接的西瓜苗,抗病虫害,挖的深沟内埋上无公害农家粪,经过一个冬天的发酵,天然肥得到了有效分解,种出的西瓜口感好,每棵瓜秧上只定一个西瓜,结出的西瓜达到15-20斤,一亩地种植在550棵左右,每亩地可产10000斤,头批上市的大棚西瓜每斤单价在2元左右,每亩地收入可观。”石羊岗村支部书记刘中雷说道。

王集镇自1998年把西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产业,每年都吸引周边客商前来购买,今年种植了上千亩的“甜王”、“秀都”、“美家2号”,这些品种瓜皮薄、味甜、水分足、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石羊岗村、曹集村、西赵庄村通过实地调研,抓住习惯种植西瓜的好时机,一方面以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的名义,组织收购瓜农的西瓜,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以及网购平台联系,采取“定单”销售的形式,帮助瓜农卖瓜,切实增加瓜农收入,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

“西瓜授粉后35天左右就能成熟上市,每年我们在麦收前上市大棚西瓜,接着是小拱棚西瓜和陆地西瓜,一直持续销售到中秋节。”种植基地负责人刘丰仁满脸喜悦。

图为种植基地负责人刘丰仁展示成熟西瓜

近年来,王集镇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立足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龙头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双绑发展机制,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牵头发展设施农业,引导农民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种有定向,销有方向。同时有效利用大棚设施有效利用,西瓜售后种植延秋蔬菜,提高种植户收益,解决周边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切实让设施农业成为村民们致富增收的新渠道,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王集镇党委书记肜亚彬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王集镇将围绕创建“产业兴旺星”,持续发挥产业优势,扩大种植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特色农作物种植技术,畅通销售渠道,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图片/杜明 武启梦 樊九菊)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