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5月18日,正值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由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金华市博物馆、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承办的浙江金华“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开幕式在金华市博物馆大厅举办。
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及红色立法宣贯的要求,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打造了“1+3+1”红色产学研系列行动,即一场开幕式、三场主题巡展、一系列博物馆主题活动。
开幕式上首先播放了《文博擎旗人》系列和红色立法宣贯系列宣传片,五位擎旗人扎根在金华各县市文博工作第一线,代表了考古、修复、展陈、宣教、文保五个方向,这五大块也作为文博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不同分支,始终贯穿在5·18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当中。
宣传片播放结束后,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兆和发表了致辞,致辞中强调了博物馆作为面向全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与体验的文化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使命,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职责。目前金华市各大博物馆工作正扎实稳步推进中,全市各博物馆应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继续做大做强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工作,办“好”展览、做“好”活动,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文化服务。而今年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全市共策划了精品展览、品牌社教、文创体验等60场活动。
开幕式现场,金华市博物馆与金华市望道小学进行了馆校共建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进一步拓展了金华市博物馆馆校合作平台,推动博物馆进入校园,打造惠及更多青少年的“第二课堂”。由双方合作策划的“稚子红心——馆校合作宣教成果展”也在今天开展,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我看见、我追寻、我感受,以书法、篆刻作品、手抄报等艺术形式来展现学生们对金华近代史的感悟。开幕式上,来自望道小学的学生还贡献了精彩的《少年中国说》朗诵和《望道先生》红色故事分享表演。
研究也是本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的重要主题,开幕式上,金华市博物馆就如何将文化文物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将文博研究成果运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交出了一份答案。自2022年开始,金华市博物馆围绕文物修复推出了原创材料包、原创宣教课程,2024年初,金华市博物馆联合浙江广播电视集团Z视介,以“人人可以修复”为主旨,尝试以数字技术实现观众线上修复,将文物修复研究成果运用于游戏设计,并以此为亮点推出了《我在云端修文物》H5线上小游戏,入选博物馆头条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博物馆十大创新事件,至今已有20余万人体验,获各级媒体报道50余次。今年推出的线上科普系列“文物挂上专家号”也于近日冲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400多万,获三十余家媒体转发报道。
开幕式现场,金华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盛经纬以今年金华市博物馆修复的陶瓷器为例,大家展示介绍了降阶、乳浊釉釉色恢复、开片花纹绘制等文物修复手段及成果。金华市技师学院教师,“全国技术能手”的胡凯俊老师现场展示了文物3D打印,并阐述了自2022起,根据3D技术对馆藏文物进行文创仿制,由最初的白模到现在能够还原色彩,器型复杂程度也相应增加,并运用于部分展览中。
演出结束后,开幕式现场发布了 2024年全市博物馆系列线下活动。开幕式最后,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冯涧上台宣布了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金华主会场活动正式启动。
开幕式结束后,在场领导和观众们还一同到博物馆内体验了金华市博物馆联手中国邮政全新推出的有声明信片自助打印机,将开幕式活动现场照片打印在了明信片上留作纪念。5·18还有国际博物馆日限定明信片相框可供选择,在5·18当天自助打印机将免费开放,游客们均可免费体验。
从5月18日起至五月底,金华市博物馆将陆续推出一系列主题活动,“稚子红心——馆校合作宣教成果展”也将展至月底,烘托国际博物馆日氛围,丰富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