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风采】锐意创新攻难关 十年磨剑显锋芒——记三院十佳班组、306所第七技术部预研组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15 16: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累计承课题任务十余项、获批总经费千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授权专利五十余项,荣获多项省部级奖项、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多项荣誉……

这是一支由13名党员组成、平均年龄仅30岁、成员全部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班组5年来交出的“答卷”。博学多识、敢为人先的他们,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专业技术的成长与突破,为国家重点新研产品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他们就是306所第七技术部预研组。

筚路蓝缕起山林

“搞科研就要有搞科研的样子,决定干了就要摆正面对困难的态度!”原班组成员、现任所领导再谈当年的初创困境,依然口吻坚定、眼神坚毅。

预研组长期从事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承担着多项重点预研课题和项目。然而在班组成立之出,却面临着设备缺乏、人员不足、技术起步晚、行业竞争激烈等诸多困境。凭着一腔“科技强军 航天报国”的热枕和锐意进取的决心,班组成员谋定而快动,招兵买马、搭建设备、性能研究、工艺攻关……

“材料研究要从设计出发,需要反复计算与试验,不断迭代优化材料方案,才能实现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班组长张博士介绍到那段时间,他们经历了无数个“再试一次”日夜,从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材料的现状和历史,到苦思构想前沿应用层面新材料应该具备的性能,再到设计的一张张实验阶段的材料配方,近百种材料配方在设想中成型、在验证中涅槃、在迭代后重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材料的关键性能在一次次迭代优化中实现了质的提升,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并圆满通过了试验考核,实现了新型复合材料“从零到一”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班组接到一个又一个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他们始终保持着坚韧、顽强、敏锐的工作状态,从总结以往研制经验和跟踪行业前沿动态中启迪思路,努力寻找创新点和突破点,圆满完成一系列新材料研发和构件研制。

思维碰撞勇创新

“最近我在改良材料工艺时得到一些数据,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在一次班组例会上,陈博士开始分享最新的试验结果。

“这份数据让我想到了国外一种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也验证了我之前的一个想法,有可能会显著提升我们现有材料的性能!”团队的“小诸葛”杨博士总是能够想到一些新奇的点子。

“下一步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研究……”在大家的畅所欲言之中,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就确定了某新材料的升级方案。

这样的讨论每周都会在班组中出现,在思维的碰撞中,班组的材料技术体系愈发全面,专业技术领域也实现了成倍式的增长,“创新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除了定期的组会,“师带徒”也是班组创新发展的致胜法宝。他们秉承着“达者为先、言传身教、师徒相长”的优良传统,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们充分发挥着“传帮带”作用,让青年们茁壮成长。

作为306所该材料领域创始人之一,来自清华大学的李博士,就是这样一位好师父。常年奋斗在预研创新第一线的她,总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来在该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大家,让新员工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技术员的转变。

“我们不仅有师父‘引进来’,班组还会给大家提供很多‘走出去’交流的机会。而且,会根据大家的特长能力分配承担责不同的项目,使我们的‘修行’进一步提速。”班组新人孙博士说。

在浓郁的学术和工作氛围中,团队涌现出多名集团公司优秀后备人才、三院十佳飞航青年、青年岗位能手、预研创新先进个人,人才雁阵助推专业腾飞。

以人为本共和谐

班组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方式,成员们在工作中是同事,在生活中是朋友。

作为班组长兼分工会主席的张博士,经常与成员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状态,征集对班组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工作之余,成员们时常组织聚餐、郊游、观看球赛等娱乐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增进了友谊,还能适时放松大家的身心,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中。

这里有创新的激情,这里有团结的友谊,这里有拼搏的足迹,更有对航天梦无怨无悔的追求。在团队和谐氛围的影响下,班组每名成员都拥有阳光的心态,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将事业与梦想结合,向更高的科技高峰不断攀登。在这如同家一般温馨和谐的氛围里,大家发自内心地说:“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真好!”

昨夜独上高楼、埋头攻坚十余载;再回首,已是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竞风流。历经数年的攻关、创新与突破,班组成功研发出十余种系列化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相关技术支撑重要产品的研制发展,实现了从科学价值到工程价值的进阶跨越。

展望未来,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预研组将不断挑战未知和极限,向着更高、更险的科研高峰勇毅攀登,为航天领域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