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之力固生态之本, 总台《守护三江源》记录“中华水塔”生态法治进程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23 17: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三江源,是我国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野生动物园”,也是高寒地区的“植物博物馆”,同时被誉为“中华水塔”,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涉及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中,运用法治力量,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三江源保护和建设历程中最蓬勃的脉动。

五集纪录片《守护三江源》从法治视角破题,借助纪实表现手法,全方位、立体化地梳理三江源生态保护法治发展的伟大进程,向广大观众充分展现三江源生态建设背后所蕴含的守护之力、正义之气和法治之光。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的特别节目,《守护三江源》语言精准、内容丰富、影像真实、法理明晰,全面交织融合起有关三江源生态法治实践的历史事件、体制机制和人物情感,在聚焦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提炼与升华,把生态文明的底色擦得更亮,把法治文明的根脉理得更清晰,是一部集法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为一体的优秀纪录片。

创新司法视角,展现铿锵前行的生态法治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最严厉的法治化举措筑牢生态底线,有力地守护绿水青山。而三江源从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到设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再到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历经20年艰辛探索实践,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

作为三江源主题创作的一次创新开拓,《守护三江源》以生动鲜活的司法案例为切入点,从第一视角深入剖析、系统解读三江源地区生态法治建设艰难曲折的历程,展现了一幅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画卷。

纪录片中,保护可可西里的先行者杰桑·索南达杰英勇牺牲后,越来越多的“索南达杰”们,加入公安巡逻队,高扬英雄精神,坚守在无人区巡逻,队伍规模日渐壮大;运用三江源检察院的公益诉讼案件,说明跨区域案件的创新治理,成为生态法治体系渐成的缩影;被誉为“绿色守护神”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法庭,开创“马背法庭”等审判方式,展开更有效的基层法院普法宣传,传递当地生态法治的特色化和特殊性……

这些或惊心动魄或生动鲜活的案例,囊括了森林公安打击犯罪、巡回检察与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法庭审判等多个类型,被主创们精心梳理、筛选加以呈现,动态化显现三江源生态法治建设日渐完善和健全的过程,全面揭示波澜壮阔的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法治进程。

“不同于传统的以案说法,这五集纪录片超越了对个案价值的追问,将弘扬法治精神和塑造法治信仰作为立意的基本出发点。”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范玉吉对此高度评价道,“五集纪录片《守护三江源》将法治节目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生态法治是生态文明的法治形态,是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的有机融合。《守护三江源》不仅集中体现了我国三江源生态法治建设上实现的历史性转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还填补了生态法治题材纪录片创作的空白,更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真实有力的影像支撑。

以法治护航三江源为缩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实践取得前所未有的新突破,生态保护得到切实保障,我国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道路越走越宽广。

刻画守护者群像,歌颂守护家园的奉献精神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指出:“《守护三江源》充分展示了依法治国的高度,也体现了严格执法的力度,同时也溢满了人文关怀的温度。”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进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之时,《守护三江源》故事中的主人公——公检法、一线执法人员以及普通牧民,让法治理想在三江源落地生根,构建起三江源生态法治史。

在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保护区,巡山是最原始、也最管用的保护手段。这里平均海拔4600多米,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40%,年均温度零下10.4摄氏度至零下4.1摄氏度。寒冷、缺氧、雨雪、沼泽地……都可能让森林公安寸步难行。即便如此,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巡护队员每年都要组织至少12次以上的进山巡护,单次行程在1000公里以上。

把青春献给三江源的,不只有森林公安,还有检察官、法官以及干警们。他们肩负捍卫生态环境的神圣使命,深入一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力保护三江源的生态安全。

同时,这部纪录片还借助大量增强现场感的运动镜头,在叙事节奏和画面氛围上将紧张感瞬时拉满,让观众切身体验到高原执法行动之惊险多变的同时,见证这些司法人员保护生态环境、捍卫法治社会背后的坚定与艰辛。

与司法人员不同,当地民众也化身成为志愿者,常出现在甘达村的各个地方,除了防御藏棕熊外,还恢复村落附近十余处干涸的水源,劝导牧民拆掉牧场围栏。他们的种种举措,推动高原生态的改善与牧民生活方式的回归,也为解决人与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更多可能。

《守护三江源》这部纪录片,通过真实的镜头生动地勾勒出“守护者”群像。这些“守护者”们不畏艰辛、不惧挑战,奔赴三江源各地,用心灵和行动践行“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真谛,给予广大观众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以巨大鼓舞。

提供鲜活教材,激发“共同守护美好家园”合力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亟待我们回答的一大时代课题。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指出:“《守护三江源》系列纪录片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以小切口的视角,展示了如何用法治的力量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守护三江源》围绕三江源生态法治保护,紧扣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从“打击盗猎”到“高原之盾”,从“保护野牦牛”到“法槌声声”,最后坚定“共护之心”,将公检法的执法司法工作和普通民众的生活进行深度勾连,让观众看到生态法治对普通人的影响。

通过聚焦非法收购麝香案、非法猎杀马麝案等案件,这部纪录片详细且生动地阐明生态“法治观”中的实体性规则、程序性规范、静态的立法文本、动态的司法要素以及字面上的法条、观念中的法理等,有利于群众走近生态法治、了解生态法治。

同时,《守护三江源》运用这些“日常化”的生态违法案例,将普法场景充分融入到大众的生活场景中,有效发挥“有形”场景的“无形”作用,唤起对生态法治的共鸣和认同,以此构建“参与式”的普法模式,成为指引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最鲜活的教材。

这部作品以案释法,以案明理,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和珍贵,唤起了人们对自然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形成“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的合力,从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夯实法治思想基础。

总体来看,《守护三江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有效增强生态法治宣传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为主流价值观的传达和市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范例。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正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这部作品无疑为加速培养民众的生态法治精神、打造生态法治的“国家样本”做出了积极贡献。(图片由宋小军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