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公共外交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激扬青春力量,培养新时代使者

Z世代公共外交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激扬青春力量,培养新时代使者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4-22 16: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20日,2024 Z世代公共外交交流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聚集众多公共外交、国际传播领域专家、高校学者及中学教师和青年代表,共同探讨在全球化浪潮下,青年在公共外交领域发挥的作用及面临的挑战。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总编辑曾庆锴,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刘碧伟,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益方出席交流会并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前副部长于洪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张文杰作主旨报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官员薛玉雪、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马方方等出席圆桌对话。21世纪报社培训部主任胡林辉主持会议。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总编辑曾庆锴致辞

曾庆锴指出,中国日报社在国际传播中肩负重要使命,强调Z世代独具的开放性及其独立思考能力在改变全球国际关系及国际舆论格局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相信,通过诸如模拟联合国等类的教育活动和国际交流,能够培养年轻一代更好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提高中国在全球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从而在全球舆论格局中实现国家形象的积极变化。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刘碧伟致辞

刘碧伟强调了公共外交在当今世界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理解与信任中的关键作用。他特别指出,Z世代青年思维开放、关心全球问题、熟练运用新技术、重视多元文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公共外交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他呼吁青年一代在公共外交领域讲好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力量,促进世界和平、共同繁荣。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益方致辞

黄益方指出北京语言大学自建校以来在国际中文教育和公共外交领域的重要贡献,强调了青年学好中文,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对Z世代青年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寄予了深切厚望,并希望此类交流会能够蓬勃发展,以促进公共外交事业的进步,增进国际友谊与合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前副部长于洪君作主旨报告

在主旨发言环节,于洪君深入探讨了中国在多边外交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强调了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积极角色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国际环境中存在的挑战,及中国在多边外交中的创新和领导作用,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在维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张文杰作主旨报告

张文杰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涉及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不应仅局限于传统防御手段,必须从推动国际合作、促进科技进步、保护环境等多角度出发。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和全方位的安全观,有效应对各种国内外挑战,保障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圆桌对话:马方方(左)、薛玉雪(中)、贾烈英(右)

在圆桌对话中,薛玉雪、贾烈英、马方方等专家学者就公共外交、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新媒体在构建国际形象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强调了公共外交和国际人才培养在当今世界中的重要性,以及Z世代青年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贾烈英提出令不同专业人才“各显神通”,以弥补目前公共外交当中的不足。马方方指出人民外交在提升国际话语权,尤其是周边话语权建设中发挥的重要力量。薛玉雪强调要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青年人才,提高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实现更加高效地参与全球治理。

Z世代公共外交交流会由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及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二十一世纪英语培训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承办。交流会邀请前外交官、专家学者、全国各地重点中学教学人员、大学社团组织者及Z世代青年参加,通过嘉宾致辞、主旨发言、圆桌对话等形式,探讨了公共外交、国际人才培养及新媒体在全球舞台上的作用,强调了Z世代在推动国际交流、增进国际理解中的独特价值和潜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凸显了青年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角色,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1世纪报 记者杜安妮)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