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荦: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富储备,走好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之路│清华大学金融强国论坛

2024-04-17 17: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4月7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金荦受邀参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办的清华大学金融强国论坛并做题为《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富储备,走好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之路》的主题演讲。

金荦发表题为《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富储备,走好中国特色养老金融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

金荦首先介绍了养老金融的基本内涵。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养老金融逐渐成为一个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她引用了国内学者关于养老金融是围绕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的概念。国外关于养老金融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的则是养老金金融,重点探讨的是养老金跟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是养老金的制度安排和养老金资产的管理。

社保基金理事会关于养老金融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来开展。一个是养老基金的筹集,即资金端;二是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即投资端;三是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即产业端。

之后金荦简要介绍了一些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个共同的挑战,在养老金融发展方面的经验和趋势。

首先是在养老金筹集的制度设计方面,随着老龄化的持续深入、预期寿命的延长,各个国家养老金的支出都在显著提升。这迫使这些国家在养老金制度设计上寻求改革,有两个主要趋势。第一个趋势是养老金结构由单支柱向多支柱转变,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占比提高;第二个趋势是养老金计划模式由待遇确定型向缴费确定型转变。

其次,在养老金投资运营方面,大多数国家采取的都是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投资管理体系,通过全球化的配置和市场化的投资增加投资收益、填补养老金收支的缺口,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和增值。近年来,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全球的养老金投资机构正在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和方向,出现了积极调整资产配置、拓宽投资范围和投资品种、增加基础设施等实物资产的新趋势。

关于如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金荦给出了她的思考和建议。第一,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金制度。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相互叠加的影响,中国的养老问题更加复杂,突出表现为养老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覆盖范围广泛、多方主体参与的三支柱养老体系,2000年还专门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战略储备基金。但与传统的养老金大国相比,我们的养老金资产规模不管是绝对数还是与GDP的占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有鉴于此,在宏观层面上应该加强养老金筹集顶层制度设计,优化多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鼓励发展第二和第三支柱,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手段推广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构建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第二,充分发挥养老金投资管理的独特作用。养老金为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坚实的财富储备和物质基础,也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养老金投资机构秉持理性、审慎的投资理念,能够减弱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是建议进一步完善养老金参与市场化投资的相关制度建设,扩大养老金投资类别和范围;二是各类养老金管理机构应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兼顾养老金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三是社保基金等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应发挥资产配置、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等专业特长,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向,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健康平稳运行的同时努力取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是立足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需求增长迅速这一现实国情做出的前瞻性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围绕养老金融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走好中国特色养老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新闻网)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