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赋能再出发“江溪夜校”第一期公益课堂圆满结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3-27 14:3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27 14: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不是兴趣班上不起,而是“江溪夜校”更有性价比。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团工委、文化站所紧贴群众所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矩阵,积极探索“夜校课程及活动”等模式,打造丰富的夜校“文化餐”,让居民群众乐享“夜文明”。自2023年12月起,共开展,吉他、摄影、留青竹刻等“江溪夜校”公益课堂36期。

“留青竹刻”非遗文化公益大课堂

留青竹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其课堂更是吸引了很多青年们的关注和参与。竹刻老师以其深厚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引领学员们走进留情竹刻的奇妙世界。他们从竹材的

挑选开始,经过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雕刻,最终呈现出一幅幅精美的竹刻作品。通过系统的学习,学员们的作品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有的细腻婉约,有的粗犷豪放,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们青春匠心的结晶,也镌刻着学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匠心精神的追求。

“溪”耳共听吉他公益大课堂

在吉他课堂上,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经验的束缚。这里是梦想与音乐的交汇点,是青春与琴弦的共舞场。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学员们吉他的基础知识,从基本的指法练习到简单的歌曲弹奏。学员们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聚精会神低聆听着每一个音符的跳跃,用指尖触摸琴弦、用心灵感受旋律,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在老师的帮助下,学员们释放着青春的激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音乐篇章。

“摄影剪辑”零基础入门公益大课堂

光影交错,色彩斑斓。摄影老师带领学员们深入探索摄影的奥秘,从构图的基本原理到光线的巧妙运用,从镜头的选择到后期的处理,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摄影艺术的精髓。学员们通过镜头,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美好,学会了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细腻的情感去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随着课程的深入,学员们的摄影技艺逐渐提升,他们的作品也愈发精彩,摄影成为了他们表达自我、感受世界的桥梁。

接下来,新吴区江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推出其他的“江溪夜校”公益课程,打造文明实践新追求、文明实践新平台、文明实践新阵地,让“江溪夜校”成为辖区居民们的持续充电站和交友圈。(图片由陈丽丽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