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桂海潮分享太空逐梦中的“小秘密”

航天员桂海潮分享太空逐梦中的“小秘密”

来源: 中国日报
2024-03-16 12: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15日,“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系列活动”在中国科技馆成功举办。载荷专家、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桂海潮参加了“科技馆里的思政课”,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分享了太空逐梦的故事,并与现场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学生对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太空生活十分好奇,纷纷举手提问,踊跃参与互动。

很多小朋友对“太空授课”中的“奇妙乒乓球实验”印象深刻,殊不知,这个实验险些“夭折”。中国科技馆最初提出的创意设计方案,是在乒乓球拍表面粘贴疏水膜,并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在击打水球时使水球像乒乓球一样弹开。但航天员们在轨备课练习时发现,水球并没有像设想中一样弹开,而是粘在了球拍表面。就在他们准备取消实验时,意外发现他们使用的干毛巾疏水性能很好,于是一个新的方案开始酝酿,即将球拍外包上毛巾。

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后,地面授课团队又组织专家分析,并得出结论——运动干毛巾表面的微绒毛形成的微纳结构具有良好疏水性,于是决定采用新方案进行演示实验。“这个故事的背后蕴含着我们做研究、解决问题的秘密——仔细观察、大胆假设,最后还要小心求证。”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皓,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副司长陈东升,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副部长谭华霖,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主办单位、成员单位代表以及北京市300余名中小学校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科创活动。

谭华霖在致辞中表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必须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人才培养规律,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未来要进一步用“活”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作用。陈东升强调,要加强对“众创空间”的日常管理,进一步明确“众创空间”的建设标准,汇聚优质资源,创新形式载体,扩大宣传推广,以打造“众创空间”品牌为目标,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优秀典型,有效利用融媒体时代的方式手段,营造社会氛围。

此外,备受瞩目的“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标识也在活动中正式发布。

3月8日,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共同印发的《2024年“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工作任务》正式发布。中国科技馆作为总体实施单位,下一步将充分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优势,以项目制牵引“众创空间”总体建设,重点打造“科技馆里的思政课”“科学家故事戏剧社”“逐梦采风团”“天团秀”四大亮点活动,强化并建立“众创空间资源平台建设”,推动和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加大“众创空间”柔性组织规模,持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帮助青少年树立爱国为民的理想,激发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质。

(记者 闫东洁)

【责任编辑:陈丹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