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安庆生育一线调研:妇产科护士长看“不想生”

新春走基层 | 安庆生育一线调研:妇产科护士长看“不想生”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2-29 15: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安庆2月29日电(记者 张陨璧 通讯员 何江、张冰)今年55岁的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党支部副书记江锡环长期工作在产科一线,用心钻研生养孕育知识、热心科普,擅长运用推广音乐治疗、非药物镇痛、正念等手段,为孕产妇减轻孕产痛苦。

经过多年学习,她已成为国际生育教育协会(ICEA)国际认证生育讲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认证孕期指导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认证音乐镇痛分娩师。

过去一年中,在忙碌工作之余,她多次走进当地社区,为备孕及孕产家庭带来互动体验式生育教育课,让广大育龄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专业指导,现场气氛温馨热烈。

在她看来,当前生育意愿走低,需要全面看待背后的复杂因素,不能将问题片面归因于生育养育的经济压力增大。

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党支部副书记江锡环。(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张陨璧)

“过去穷,但是过去的人也没觉得生孩子有多苦。现在负面信息更容易引起关注,而较少关注女性所经历的个体分娩疼痛、女性的情绪价值以及她们亟待满足的情感需求,”她说。

护士长认为,当前传媒业很发达,负面言论、虚假信息很多,流行观念中将育龄女性描绘成生育机器的观点仍然普遍,“生了孩子扔给老人、扔给保姆”的不科学养育观念也颇有市场。

她表示,现在全社会对于妇女分娩和养育的支持系统总体来讲是欠缺的,婚姻中的男性、整个大家庭以及各类社会机构,所提供的支持保护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狭义观念上的“给产妇找一家好的医院、找一个好的产科主任”。

“对于孕产和养育期间产妇的情绪波动、不安焦虑等情绪,全社会都要直面她们所经受的心理创伤,做好提前预防,出现心理上的困难要帮助应对。”

“为什么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离婚的概率会往上走一点呢?这背后就是家庭的准备,尤其是丈夫的准备不够。”

她认为,在给孕产妇的情感支持方面,现在社会上普遍不知道怎么样支持孕妇,对于具体怎样支持到点子上没有头绪。“应当意识到,现今的孕产妇和新手妈妈相较于前几代人,心理需求更强,自我意识也更强,安全感欠缺。这也是当前生育意愿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也要重视孕产期情绪波动问题。母亲是胎儿的生命加工厂,孕妇自己要学会看见、接纳和转化情绪。”

她指出,当前中国急需提高生育教育水平,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生育教育讲座开办得还非常少,较为欠缺。“现在一些小地方孕妇学校办不起来、助产士门诊办不起来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新手爸爸们也要更多地加入到生育养育学习当中来。从我们实际授课经验来看,有的孕妇因为孕期不舒服、精力不佳,上课容易听课走神,听课效果受影响。”

她认为,生育教育要改善,关键要进行体系化建设,具体到一个小家庭来说,就是要在生育养育问题上形成一致性,沉下心来做规划、形成系统认识,而不是停留于表面。

“我看到有媒体报道新手爸爸可以借助仪器模拟来体验分娩级别的疼痛,那个是远远不够的。那样虽然能使准爸爸们产生‘负罪感’、‘亏欠感’,但是无助于直接解决问题。”

“婚姻中的男方、整个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应当思考怎样帮助孕妇消除心理痛苦、积极面对挑战。要激发孕产妇的内在力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持,比如引入正念冥想等手段。”
(完)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