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民营自主可控的超高速星地双向激光通信终端发射升空

我国首个民营自主可控的超高速星地双向激光通信终端发射升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2-03 12: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陈小龙 摄

中国日报2月3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上午,由国内激光通信企业氦星光联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民营自主可控的超高速星地双向激光通信终端在广东阳江海域搭载捷龙三号火箭顺利升空。

该款通信终端为按星间建造规范研制的星地星间通用产品,关键性能符合卫星互联网技术标准。支持同轨/异轨卫星组网应用,2.5G/5G/10G三档传输速率可调,可满足多用户需求,并具备全天候复合场景适应性。建链时间15秒、传输速率10Gbps、链接精度4微弧度,各项关键指标均为我国星地激光链路试验领先水平。

在充分利用国内外成熟背景成果确保产品技术状态稳定可控,并实现关键性能、技术指标稳居行业前列的同时,通过灵活机动的项目管理办法以及关键核心部组件自主研制等有力措施,实现了研制周期、系统造价大幅下降,以多快好省的商品和服务呼应商业航天对"快速度、准精度、狠效率"的核心诉求。意味着激光通信从高精尖技术前沿加速转向快准狠工业应用阶段。

据悉,本次发射任务主要是为了验证激光通信的几个关键技术:大相对角速度、强大气湍流条件下的星地建链能力;自研光模块及EDFA在轨应用能力;星地双向通信能力。这也是该公司基于战略规划和响应客户需求,紧扣"国产化"和"低成本"锁定的关键方向,近两年研发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两个关键点在开展。

据介绍,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好等优点,是建设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不可替代的手段,也是当前国际信息领域的前沿科学技术。尤其是星地激光通信技术,技术难度极大,是当前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

本次终端在轨验证是氦星光联创立以来的第二次在轨验证。2023年1月15日,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小型化通信单元在太原发射升空,根据数据判读分析结果,用户确认通信单元和卫星配置的设备接口匹配,传输数据内容完整正确,符合行业标准。该通信单元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重量减轻60%,功耗减轻10瓦以上,各项技术指标及综合性能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次在轨验证后,氦星光联的第三次在轨验证工作也已排上日程,将于今年二季度在实现星地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高速星间激光通信任务以及小规模激光组网技术。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