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风采】杨成美:从企业高管到创业“牛”人的致富经

【代表委员风采】杨成美:从企业高管到创业“牛”人的致富经

来源: 大方发布
2024-01-16 15: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一名企业高管到一名返乡创业“新农人”,大方县楠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成美用两年的时间改变了自己。

楠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航拍

走进楠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基地,一阵阵轻音乐飘进耳膜,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安格斯牛正安静地吃着牛料。杨成美从曾经一名年入百万的企业高管到现在的一名养牛致富带头人,源于3年前的一个决定。杨成美说:“我出生在农村,不管走到哪里,走多远,始终想到我的家乡,我一直想,什么时候回到我的家乡,为家乡做一些贡献。”

对于回乡做什么产业的问题,每年杨成美都会利用春节回家的机会进行调研。杨成美说:“过去我们老百姓的稻草和玉米秸秆都是一把火烧掉,这样既不环保,又浪费资源,如果拿来养牛,每年就能消耗大量的稻草和玉米秸秆。”

杨成美正在粉碎玉米秸秆

2021年3月初,杨成美毅然返回家乡,开始了养牛之路,也从此与牛结下不解之缘。但相比自己的专业,养牛对于杨成美来说,还是一个门外汉。杨成美说:“我们回来养牛是从零基础开始学起,学牛的疾病治疗及牛的健康营养方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杨成美从防疫零基础变成了全科赤脚兽医,从牧盲变成了半个牧业土专家。经过两年的发展,肉牛养殖从20头发展到200头,年产值达600余万元,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就业和10余户农户发展养殖业。“这个牛场建在这里,我们在里面打工一年可以挣到四万左右块钱。”基地工人侯尚才一边忙着喂养肉牛,一边笑着说。

工人正在牛棚进行饲养

杨成美经过细致周密的调研,以肉牛养殖为主,配套种植青贮牧草,在养牛过程中产生的牛粪用来养殖蚯蚓,在蚯蚓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蚯蚓粪用来种植猕猴桃,形成了以“种养结合、延伸产业链、资源再利用”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大大降低了种养成本。目前共发展蚯蚓养殖20亩、种植红心猕猴桃30亩的配套产业。“现在的发展不是我们的终点,我们合作社将利用我们小屯田园的几千亩稻田,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前来采摘我们的有机猕猴桃,未来,我们想形成农牧旅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杨成美说。

杨成美又说:“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政协委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担当,深入一线了解家乡的产业结构、经济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积极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下一步将努力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合作社的用工需求,同时鼓励和引导更多在外务工的乡贤返乡创业,作为政协委员我愿意为实现这个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返乡创业不仅是我的梦想,更是对家乡发展的一种责任担当。”

(周训贵)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