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淮阳区:凡人善举持续“刷屏” 彰显“道德名城”底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1-10 17:3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1-10 17: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日前召开的周口市“创文巩卫”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自“创文巩卫”工作开展以来,淮阳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一举创成目标任务,聚力为民服务宗旨意识、聚势现代化周口实践需要,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社会文明新风,积极构筑道德高地,持续压实创建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增添特色亮点,助推“创文巩卫”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2023年下半年,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00后”小伙刘陆杰,到凌晨救助女童的包子铺店主郭庆顺、杨晓娟夫妇,再到勇救落水女子的外卖小哥陈迎博,“淮阳好人”接连“霸屏”,树立了“道德名城 魅力周口”良好对外形象……“创文巩卫”工作让全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该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去年“12·5”国际志愿者日期间,他们还先后组织开展义演、义诊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266场次,服务群众近7200人次,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或带动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通过举办第四届淮阳区“孝顺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表彰活动,对151名“立得住、树得起、叫得响、有影响”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用身边事教育影响身边人,促进全区文明新风劲吹,“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涌现,先进典型的“蒲公英”效应不断放大,全区典型示范、比学赶超、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过去的一年,该区坚持举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涵盖15个领域的43个项目,营造出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志愿服务氛围;持续推进“入户大走访”“双报道”“四下基层”,先后组织8000多名党员干部和道德文明使者走街串巷、敲门入户、走访座谈,排查各类群众关心关切问题,通过征集完成“微心愿”等形式,解决突出问题697个,慰问困难家庭160户;组织800名道德文明使者成立家长志愿服务队,开展“小手拉大手”等创建活动1500余场次,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创建目的。

另外,该区还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晨查、周例会、月评会推进以及路长制、网格管理、责任单位分包工作机制,压实各级责任,各行业部门、属地街道、分包单位各司其职,抓好问题常态整改,完成13个老旧小区改造,满足养老、育幼等各类需求,116条背街小巷实现了设施齐、街道净、环境美;以补齐城市短板为契机,高标准建设管理城市公厕116座,实现公厕全天候服务;集中整治早夜市8处,对7个农贸市场及周边进行综合治理,实现规范经营、商户满意、群众便利,让“烟火气”更具“文明味”;探索“公园+”特色项目打造,把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1个道德书屋、21个户外驿站有机融入公园游园,开辟一条集健身、体验、文化、休憩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新路径。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