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沃创新教学模式 科技助力远程共上醒狮课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1-08 16:07
2024-01-08 16: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11月的深秋,新疆喀什广袤大地美景如画。连绵的戈壁山脉上,火红的醒狮睁开双眼,随着擂鼓起舞,炯炯有神,威风凛凛。醒狮下,是两名18岁的疏附县少年在舞动。这一幕,出自广东援疆微电影《有梦可成狮》。

“勇敢、刻苦、有毅力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醒狮精神。我要考上大学,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醒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下称“疏附一中”)高三学生阿卜杜外力是学校舞狮队的主力队员。于他而言,舞狮是他的高中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亦是他热爱的追求。

从珠江之畔到帕米尔高原,广东援疆不仅丰富了新疆各族群众文化生活,增进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在“润物细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今,不少疏附县的孩子像阿卜杜外力一样,被舞龙舞狮、皮影戏、蛋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吸引,将其发展为兴趣爱好,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丰富校园文化

“龙狮队”遍地开花

深秋时节的疏附县,早晚有些许凉意,但疏附一中的龙狮训练室里却是一片欢腾。

训练室内,18岁的阿卜杜外力和阿迪力是默契十足的搭档,分饰灵活性要求高的狮头和以力量见长的狮尾。他们身穿毛茸茸的狮裤和狮鞋,戴着狮头,披着狮被,向新一届舞狮队成员们展现舞狮动作。

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阿卜杜外力和阿迪力依次展示醒狮闪、躲、挪、腾、跳等各类神态,一气呵成地站上1米多高的狮凳,完成了腾挪飞跃、上腿、坐头等高难度动作。

一旁观摩的舞狮队队员,看着眼前这头威猛的“狮子”,不禁鼓起了掌,羡慕又憧憬。

“他们是基本功练得最扎实、能完成高难动作最多的一头‘狮子’,这都得益于广州援疆教师魏老师的悉心教导。”疏附一中的体育教师麦麦提艾力介绍。

他口中的“魏老师”,名叫魏开源,是一名来自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的体育老师,曾在疏附一中支教。自2020年起,魏开源先后两次主动参加广东“组团式”教育援疆,深入参与开展中华龙狮文化润疆实践探索,助力舞龙舞狮文化在疏附县的推广和普及。

读大学时,魏开源所学的专业就是民族传统体育学,也曾代表学校参加过舞狮比赛。到疏附县支教后,魏开源的舞狮专业能力就派上了用场。

早在2018年,在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主导和大力促进下,广东援疆驻疏附广州工作队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舞狮项目引进疏附县。活灵活现的醒狮表演吸引了当地的孩子,埋下了醒狮的“种子”。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跳‘狮子舞’?”这是疏附醒狮少年们遇到魏老师时,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

支教期间,魏开源不仅要在学校上课,还要到各个乡镇指导舞龙舞狮教学工作。像阿卜杜外力、阿迪力等孩子,上初中时就对魏老师印象深刻。

2021年,魏开源调动至疏附一中任教。“终于有机会跟着魏老师学习!”这让刚升高一的醒狮少年们激动不已,阿卜杜外力和阿迪力两名好友一起报名加入舞狮队,相互约定要参加一场真正的醒狮比赛。

“我发现新疆的孩子能歌善舞,节奏感很强,这也很契合舞狮的训练要求。所以他们学得快,成就感高,学习主动性也更强。”魏开源介绍,“通过兴趣引导,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习背后的醒狮精神,懂得团结、刻苦、努力的重要性。”

凝聚一心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再来!”学好醒狮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地坚持训练、认真研究和打磨。

为了把醒狮动作做到位,阿卜杜外力和阿迪力常会主动加练,跳台阶、练力量,不断加强自己的体能。对他们来说,上一届醒狮队员拜合提亚尔、麦尔旦都是学习的榜样。师兄们参加过不少全国龙狮大赛,还斩获多项荣誉。

“从不懂龙狮文化到爱上舞龙舞狮,这些孩子通过舞狮获得展示梦想和希望的平台,也有了到广州看看‘小蛮腰’的期待。”魏开源说,“练习舞龙舞狮后,学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更自信了,除了收获外界的掌声,他们也有了更多积极向上发展的自驱力。”

如今,疏附一中的第一批、第二批舞狮队员已考上大学,还将热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大学校园。

拜合提亚尔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学业优秀,还在大学组建了舞龙舞狮社团,让越来越多同学喜欢上舞龙舞狮,现在他所在的舞龙舞狮队成员多达100人。

“我想像魏老师一样,把舞龙舞狮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跟同学们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一展我们的风采。”拜合提亚尔说。

疏附一中党总支书记马晓军表示,在龙狮文化培养的润泽下,这些学生们将广州龙狮文化带到了阿克苏、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

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一部分,龙狮文化的推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积极作用。2020年开始,广东援疆驻疏附广州工作队就对“广州龙狮”文化进校园进行了总体规划,构建了“集中培训—校本实践—送教下乡—活动检验”的龙狮文化进校园的思路,在资金、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加大投入。

在人才方面,广东援疆驻疏附广州工作队选派广州体育教师、邀请高校民族体育专家,组织龙狮教师的培训,带出了一支“带不走的教练队伍”,推动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传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各族师生的“五个认同”。

截至目前,疏附县已组建龙狮队伍200多支,培养龙狮教师200多名,实现全县乡村中小学校龙狮教练员全覆盖,拥有多所龙狮文化特色学校。

“云端”课堂连接粤新

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

从珠江之畔到帕米尔高原,粤新两地师生以龙狮文化为纽带,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缔结了深厚情谊。

“马步扎好,狮头举高,注意配合,要把雄狮的威武劲儿表现出来。”回到广州的魏开源带着广州的舞狮队队员,与疏附一中的舞狮队队员一起练习醒狮基本功。

2023年7月,希沃公益行·千里课堂捐赠仪式暨“共上一堂醒狮课”公开课在疏附一中正式启动。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通过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分别向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疏附一中捐赠希沃交互智能平板、移动录播等数字化教学设备,以解决两校师生在舞龙舞狮课的直播互动、录课、听课、评课等问题,推动两校实现云端的常态化交流互动。

一场公开课,将相隔万里的粤新两地学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学生曾俊豪在课后兴奋地说:“没想到舞狮还能表演得这么勇猛。通过镜头,我们和新疆的大哥哥们一起上课、一起学动作,有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

“有点兴奋,有点激动。”阿卜杜外力说:“我已经高三了,要全力冲刺学业。在这之前,还能再完成一次表演,心里也很高兴。”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将远程教育引入教育援疆成为一种发展新思路。”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副总裁、广州开得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黄逸涛介绍:“我们期待能探索实践更多教学应用场景,让广州和新疆的孩子相隔万里也能实现深度互动。”

魏开源认为,探索“千里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援疆工作的针对性,还有助于实现两地师生的常态化交流互动,看到彼此的成长亮点、进一步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情。

不仅如此,希沃还将关注重点放在教师教学能力的支持上。去年11月,希沃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捐赠价值280万元的新疆中小学数字教育终端管理平台,并面向新疆开展20场县级骨干教师素质能力培训活动,促进当地教师教育教学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培养一批能起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

此外,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希沃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支持项目,已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院校中的西南大学组团和东北师范大学组团落地智慧教室,助力培养面向未来的专业教师人才。未来,希沃将持续构建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培训体系,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人才队伍,更有力地助力新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撰文:厉思璇

《有梦可成狮》剧照

《有梦可成狮》剧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