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刚过,寒意渐浓,在浙江建德,村民们的读书热情却丝毫不减。连日来,钦堂乡的农家书屋内,聚集了不少前来打卡“充电”的村民。“农闲了、夜长了,适合读书看报,我们来查找农业科技资料、致富信息等,为来年增收致富做好准备。”村民笑着说。
据悉,随着农闲时期的到来,村民们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农家书屋成了群众学知识、学文化的“小阵地”,同时也是村民接触先进文化的“瞭望窗口”,助力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小小的农家书屋已成为涵养乡风文明的“充电桩”,助力乡村振兴的“大粮仓”。
“这本书上讲,定苗后,要立即浇一次缓苗水,白天适当通风……”谢田村村民朱大爷仔细研究、认真反思以前的种植误区。农家书屋内摆放的书籍种类丰富,涵盖政治、文化、科技、少儿等,采取“定期更新、不断添置”的措施,每年会对书籍进行更新流转,满足了各年龄段村民的阅读需要。
在农家书屋不仅可以学到种养殖技术、法律法规,提高知识水平,还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该乡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书屋也会定期开展科技下乡、农技讲座、现场培训等知识讲座,让农民既能富了“口袋”又能富了“脑袋”,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学文化、学科技的“文化粮仓”,并计划开展寒假阅读打卡活动,让这里的“书”尽其用,全力打造乡村“书式”圈,让乡村烟火气融入书香味。(图片由陈海燕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