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济阳区:政务服务“软环境”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25 14:2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25 14: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30日下午6点,济阳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李艳娥完成最后一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对应发布。至此,全区274个主项、700余个办理项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完成对应发布工作。继年初编制公开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后,济阳区又接续完成了行政许可事项的基本要素、实施要素和办事指南的网上维护和对应发布工作。

今年以来,济阳区着力规范行政许可运行,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7月份,济阳区发布《济南市济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济阳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的通知》,这标志着“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在济阳区落地实施。清单的制定公布,全面理清了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底数,基本解决了此前行政许可事项权责界定不清,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也进一步划定了许可权边界,规范了审批裁量权,推动权力运行更加透明,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为企业群众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审批环境

按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济阳区不断深化告知承诺、集成服务、一网通办、跨区域通办等改革举措,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济阳区审改办负责对全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实施规范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研究解决清单管理和行政许可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逐项明确监管主体、监管事项和监管措施,确保审管无缝衔接、协调联动。厘清审管边界,明确审管权责,建立完善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和高效联动机制。

数智赋能优服务

“真是没想到,用“云勘验”系统进行“云核查”,不到30分钟就完成了动物防疫许可证的勘验工作,我们是切实切实感受了到数字政务带来的便利度。”长江农牧发展(济南)有限公司刘经理说。

今年以来,济阳区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切入点,大力营造更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充分激发了市场经营主体活力。1-11月份,全区政务服务系统办件量301795件,新增市场主体8088户,增速12.6%。

研发“政务服务大数据展示平台”,按照总体概况、运行情况、人员状态、市场主体、公共资源交易等七个板块,在市民服务大厅管理“8S”基础上加持“AI”算法,实现各模块数据实时统计、监测,全面提升数字政务效能。

创新“济时办·云勘验”服务模式,打造“云勘验+无人机”的勘验新模式,实现了勘验方式从地面到高空、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实现了审批时限和审批效率的“一降一升”。今年3月份,对迈大施工现场启用了全区首次无人机勘验,实现15分钟企业“无感”勘验。

打造“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搭建远程异地评标系统,配置7个远程评标视频终端、多因子评标互动终端等数字设施。采用“线上+线下”的“云评审”模式,签署《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书》,打破传统现场开评标对人员、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大大节约了开评标时间和成本。

政务门牌暖民心

“有门牌来指引,办事容易多了,再也不会跑冤枉路了。以前办事不知道要问谁,现在一扫码都能查得到。”社区居民王先生表示,这种少跑腿的便利体验得益于几天前家人带回的“济时办”政务门牌明白纸。

济阳区推出的政务门牌,灵感来自于家家户户都有的“门牌”。“我们想把政务服务的智能引导推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为群众提供办事前的智能引导,包括就近大厅、自助机办理、网上办、在线帮办等服务,通过图文并茂、口语化的办事攻略让办事企业群众一看就会、一点就懂。”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骆颖清说。

聚焦关键小事“一码直达”。线上,通过公众号、官网网站、社区(村)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线下,在小区公示栏、楼道门口以及各大商超、村两委办公室张贴政务门牌和宣传海报,提升群众知晓度。目前已累计张贴政务门牌、海报9000余个,转发推广信息10000余条。

聚焦办事流程“一看就懂”。针对办理条件、服务指南太专业、看不懂、太拗口等问题,以口语化的表达对行政许可事项、便民服务事项名称、办理条件等进行逐个“翻译”,将行政许可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条件、所需材料、审查要点、联系方式等要素规范一并展现,将“法言法语”变为群众语言,让政务服务更接地气。

聚焦服务渠道“一体选择”。全面梳理行政许可事项、便民服务事项的办理方式,提供大厅办、自助办、网上办等多种途径,方便企业群众自主选择,满足企业和群众的多样化办事需求。截至目前,累计提供爱山东App、政务网等5种办事途径,企业群众实现一码在手、办理所有。

聚焦办事效率“一键应答”。开通“有事请教”专栏,对企业群众的办事咨询提供实时、音频、视频辅导,对复杂事项提供材料预审辅导,企业群众发送申请材料、图片,帮办人员在线服务,做到一键应答。同时,与济南市“智慧导服”系统对接、答疑解惑。截至目前,累计上传知识库6万余条。

得益于行政审批效能的提升,济阳区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迸发。1-11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7%,工业投资增长16.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8.4%。政务服务“软环境”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下一步,济阳区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清单之外无审批”的刚性约束,更大力度推进流程再造,最大限度集成政务资源,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准入准营便利度。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